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220页(805字)

20世纪初应国内革命形势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7月,孙中山从欧洲来到日本,向各革命团体提出“现今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得到赞同。30日在东京召开筹备会,到会70余人。决定以兴中会、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其他革命分子组成新团体,定名为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通过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并举行了加盟宣誓仪式。8月20日召开成立大会,与会100余人,来自14省籍。公举孙中山为总理,通过同盟会总章,在东京建立总部,下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执行部由总理直接节制,黄兴为执行部庶务,辅佐总理主持总部工作。计划在国内设东、南、西、北、中5个支部,各省设分会,国外设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4个支部,皆受总部统辖,成为具有全国规模的新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1月在东京出版机关报《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旧三民主义。同盟会成员多是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也有会党、新军士兵和华侨工人。同盟会建立后,一方面以《民报》为主要阵地,同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的改良派进行论战,批判保皇改良思想,使许多要求变革的知识分子站到革命立场上来。另方面联络会党和新军发动武装起义。从1906年起,连续发动萍浏澧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广州黄花岗起义,至1911年10月爆发武昌起义,形成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1911年11月,同盟会总部由东京迁回上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再迁至南京。1912年3月,同盟会“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改“平均地权”为“采用国家社会政策”。8月宋教仁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国民共进会,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