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304页(628字)

1939—1940年中国人民要求制定宪法实施宪政的民主运动。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召集真正代表人民的国民大会,通过真正的民主宪法,决定抗日救国方针,选举国防政府的主张。1939年9月召开的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上,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党派民主人士提议,一致通过了召集国民大会实行宪政案。10月,由张澜、沈钧儒、董必武等25名参政员发起,在重庆召开几次宪政座谈会,公推85人为筹备委员,筹组宪政促进会。在人民的压力下,1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于1940年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的许诺。实施宪政的要求提出后,全国各地热烈响应,重庆、成都、桂林、上海等地相继成立宪政座谈会和宪政促进会。延安也成立了各界宪政促进会。各党派各阶级的代表人物在会议上和报刊上纷纷发表关于宪政问题的言论,一时形成了全国瞩目的宪政运动。国民党答应召开国民大会,只是为了欺骗人民。随着宪政运动的开展,国民党的报刊反而声称:抗战与民主是根本不相容的东西,实行民主不利于抗战。国民党还派出大批人员到宪政座谈会中捣乱,叫嚣要取消宪政促成会,并且禁止在国民参政会上对“五五宪草”和国民大会组织法提出修正意见。1940年9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再次延期召开国民大会。宪政运动被压下去。事实证明,国民党完全是在玩弄“宪政”骗局。经过宪政运动,人民加深了对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个人独裁反动本质的认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