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夫大金字塔的建造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340页(1073字)
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四王朝国王胡夫(希腊人称其为齐奥普斯,约公元前26世纪)在开罗附近尼罗河西岸的基泽建造了古埃及史上最大的金字塔(因其四面皆似汉字中的“金”字而得名),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古代埃及人称金字塔为麦尔(M(e)r),古希腊人称其为庇拉密德(英文为Pyramid)。金字塔的修建始于第三王朝的乔赛尔国王,但那还不是真正的金字塔,而是层级金字塔。第四王朝的斯涅弗鲁(胡夫之父)时期是由层级金字塔向真正金字塔的过渡时期。他先修一座层级金字塔,后又将其改建成真正金字塔,还另修了两座真正金字塔(其中一座可能因设计不周成为菱形或弯曲形金字塔)。胡夫大金字塔从一开始就按真正金字塔形式建造,高146.5米,四周各边长约230米,用巨石约230万块,每块平均重约2.5吨。由于磨得平整,石块间虽无粘合剂,却垒砌得十分牢固,历数千年而不倒。在金字塔北面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出入口,系四块巨石砌成的大三角形拱门,以抵御塔身的巨大压力,使其均匀地分散到两侧去。金字塔的设计者是国王之弟海米昂。据古希腊人希罗多德记载,此大金字塔是10万人用了30年才建成,仅修筑运石道路和地下墓室(此墓室后弃置不用,另在塔中心建有墓室)即费时10年。另外20年用于建造金字塔本身。关于金字塔的修建法,有几种推测:一说将石头一层层砌成阶梯形,再用短木棍作杠杆将后面的石头撬上去,修好最上一层后,再逐次往下填平台阶,成为真正金字塔;一说砌一层石便修一条等高的土坡,从土坡往上运石修第二层,塔修多高,土坡亦修多高,完工后再将土运走,露出塔身,等等。胡夫金字塔规模如此之大,除反映古埃及人对死后生活的认识外,还与君主专制的强化和神化有关。国王握有的权力已足够为了一己之利而动用全国的人力和物力。当时国王被说成是太阳神的化身,死后也会变为神,金字塔就是他们的灵魂上天的天梯(国王灵魂升天也可能是乘坐太阳船。1954年在胡夫大金字塔旁地下发掘出现在所知古埃及最早的大木船,据推测即是用于此目的)。也有的学者认为,金字塔本身就象太阳的光芒照射到大地上,塔的四条棱线就象征太阳光芒,因而表示了对太阳神的崇拜。胡夫的继承者哈佛拉(希腊人称齐夫林)和孟考拉(希腊人称麦凯林努斯)也修建了大金字塔(即现在矗立于基泽的三座大金字塔),哈佛拉的金字塔前还有一巨大的狮身人面象(司芬克斯)作为守护者。金字塔作为国王的坟墓形式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金字塔的修建耗费了国家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也削弱了君主专制本身,加重了人民负担,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