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书籍:简明历史事件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25 10:08:57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235页(847字)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运动。

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公开命令尊孔读经。1912年以后,孔教会、尊孔会等在各地纷纷成立。

康有为提出定孔教为国教,列入宪法。他主办的《不忍杂志》宣传不忍“纲纪之灭亡”,“国粹之丧失”,鼓吹非孔教、非复辟不能救中国

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一股尊孔复古逆流。在此形势下,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青年杂志》从1916年底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迁到北京出版。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先后为《新青年》编辑或主要撰稿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新青年》是开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为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礼教、旧道德,反对封建特权政治。

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看待事物的科学观点和态度,反对盲目迷信,反对偶像崇拜,要求树立积极进取和科学的精神。集中反对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呼声。

新文化运动的另一内容是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力图把向来宣传封建思想的旧文学,改造成适合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学。

《新青年》自四卷一号(1918年1月)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一些新,对革命思想的传播有积极作用。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把反对封建礼教内容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新文化运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空前的沉重打击,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的缺点是,领导者和参加者忽视人民群众,运动只限在知识分子圈子里,回避当时反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任务。同时形式主义地看问题,不能正确对待中国文化遗产。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新文化运动也发生根本变化,由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宣传马列主义的运动,《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