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人物辞典

苏轼(6)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江西教育出版社《古书人物辞典》第382页(781字)

明代陈汝元传奇剧本《金莲记》(见《六十种曲》第六册)中人物。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氏。父苏洵,弟苏辙。苏洵携二子赴京应试,苏轼兄弟同登进士皇帝临轩策士,轼名列第一,辙第二。帝喜,“命撤殿前金莲御烛,送轼归第”。与轼同榜的章惇说:“既忝同登,吾辈愿分邻照。”苏轼则说:“独蒙特宠,他人敢借余光。”章怒,拂袖而去。一日,苏轼谒程颐,与程颐、王安石、章惇“共议国是”,反对王安石的新法。程、王、章合谋,决定将轼“置之外任”,轼因此被贬杭州。轼在杭,经妓女琴操介绍,纳妓朝云为妾。章惇为陷害苏轼,诬苏“怨主”、“嘲时”,指使御史舒亶,于苏轼中,寻章摘句,罗织罪名。将苏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数年,苏轼筑雪堂,游赤壁,赋诗作文。章惇为丞相,游妙觉庵,遇琴操,被讥嘲,迁怒于苏轼,诬告苏轼在黄州“全无悔罪之心,反有玩世之意”。苏轼因此被“量移儋耳”,发往海南安置。在儋州,“官舍不容寄迹”,苏历尽艰辛,买下鲍妪茅屋居住。天寒,鲍妪受冻,苏怜老恤贫,退屋焚券,妪深受感动。秦观时居谏职,上表为苏轼申辩。皇帝降旨,“苏轼着以礼部左侍郎兼端明殿学士,驰驿赴京。章惇发雷州安置,永不叙用。”苏轼离儋北上,章惇离京南下,二人于途中邂逅相遇。时章惇为鲍妪子鲍不平所俘,鲍欲杀章,为苏报仇。苏以德报怨,为之说情。章免于一死,羞愧而逃。苏回京后,与父母妻子团圆。苏轼有儒、释、道思想,是北宋着名文学家,诗清雄,词豪放,文如海。《金莲记》中关目,大抵据史传或笔记小说敷演而成。如“乌台诗案”,即以史实为据。但有些情节,证之史传,在时间上却前后颠倒。如撤御前金莲烛送归,实为苏轼五十三岁时宣仁太后召见时事。剧中写苏轼离黄州团练副使谪所,即赴儋州,亦与史实不符。《金莲记》把苏轼同章惇的矛盾作为主线贯穿全剧,也不尽符合历史事实。

上一篇:苏轼(4) 下一篇:古书人物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