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中国当代文学辞典》第131页(1920字)

【生卒】:1892—1978

【介绍】:

戏剧作家、人、文学批评家。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号尚武,曾用笔名麦克昂、易坎人、石沱、高汝鸿、谷人、易之、杜顽庶、杜衎、爱牟、子、克拉克、江耦、于硕、沫若等。四川乐至人。曾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务。出版作品41种。其中有诗集16种:《新华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出版)、《毛泽东的旗帜迎风飘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出版)、《百花齐放》(人民日报出版社1958年、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扬州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长春集》(人民日报出版社1959年出版)、《潮汐集》(作家出版社1959年出版)、《骆驼集》(作家出版社1959年出版)、《东风集》(作家出版社1963年出版)、《蜀道奇》(重庆人民出版社196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邕漓行》(广西僮族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先锋歌》(少年儿童出版社1965年出版)、《沫若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出版)、《郭沫若少年诗稿》(乐山文管所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郭沫若闽游诗集》(杨云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沫若诗词选读》(刘元树编,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郭沫若纪游诗选注》(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出版)、《郭沫若楹联辑注》(曲树程、杨芝明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话剧剧本2种:《蔡文姬》(文物出版社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出版)、《武则天》(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电影剧本《郑成功》(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出版);文艺论集、论着10种:《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出版)、《离骚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978年出版〉、《文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出版)、《读随园诗话札记》(作家出版社1962年出版)、《李白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出版)、《郭沫若文论选》(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郭沫若谈创作》(彭放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出版)、《沫若诗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散文、杂论集2种:《海涛》(新文艺出版社1951年出版)、《郭沫若集外序跋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传记《历史人物》(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作品综合集2种:《雄集》(北京出版社1959年出版)、《东风第一枝》(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各类选集、总集7种:《郭沫若选集》(开明书店1951年、1952年出版)、《沫若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至1963年出版)、《沫若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沫若剧作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郭沫若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1980年出版)、《郭沫若剧作全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至1983年出版)、《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开始出版)。此外,有译文、历史着作多种。郭沫若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集中在三个方面。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歌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以及祖国的巨大变化,歌颂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英勇斗争和真诚友谊,目光所及,便有诗作,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旧体有新体,形式多样;保持了热情洋溢,气势磅礴,诗风浩荡的艺术特色。在戏剧创作方面,他侧重于历史题材;由于对历史知识的精通和广博占有,他总能为剧作树立精辟新颖、与众不同的主题,立意高远,令人耳目一新,显示出高超的驾驭题材的能力;作品矛盾冲突紧张复杂,人物性格鲜明,诗情洋溢,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文学批评,或论及古典文学,或论及当代作家作品,或论及当代文艺运动,或论及文艺规律,领域宽广,见解精深,丰富了当代理论,指导了当代文艺运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总之,“他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具的着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邓小平:《在郭沫若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