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河北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第619页(826字)

由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而产生的心理感受。美感问题是美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在西方美学史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感是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相互感应。柏拉图与新柏拉图主义者认为,美感是对理式的凝神观照。哈奇生认为,美感来源于介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第六感官的活动。体谟认为,美感由心理与物理的同构关系所致。康德认为,美感是想象力与悟性的和谐自由的活动。克罗齐等认为,美感是一种直觉现象。现代美学多用心理学的方法解释美感,如立普斯的移情论、安海姆的完形论等等。

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形成于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类在使用感知、心理机能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感知、心理机能的审美能力,没有人类的实践,就没有人的美感。美感与美都是实践的产物,都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区别在于美是人们作为整体与自然的统一,是物质实践的产物;美感是人们作为个体与自然的统一,是精神生产的结果。美感与美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丰富的审美活动,高尚的审美情操,促进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创造。

关感过程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美感是一种肯定性快感。尽管在崇高或悲剧的欣赏中有否定性情感的出现,但这些否定性情感在短暂的时间内就可以转化为肯定性情感。第二,美感是一种直觉过程,它不借助于概念,也不提供知识,不涉及欲求。但美感并非克罗齐所说的是认识的一种初级阶段。相反,美感是认识的较高级阶段的产物。美感包含了感觉、表象、记亿、想象、理解和情感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协调活动。第三,美感在刹那间的直觉过程中包含了长久的文化心理积淀。美感不需要逻辑推理,它在短暂的一瞬间就能体验到美的境界。这种“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审美现象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和各种文化生活长期积淀的产物。人类的文明程度及个人的文化修养与美感有密切关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