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格局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河北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第634页(792字)
即世界经济的结构、格式。世界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包括在其中,即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在这个结构的有关方面找到自己的地位。世界经济格局的划分标准是经济标准,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标准。具体地说,划分世界经济格局,是将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按照其经济的性质、实力、地位和作用分别归类,这些大类就构成了世界经济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是经过一系列重大变化所演变而来的。首先,社会主义经济不再限于一国,而是发展成了一个世界经济体系。大战结束后不久,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自此世界经济不再是一个体系——资本主义体系,而是两大体系并存。尽管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相对说来还比较弱小,但是世界经济毕竟已经是由两种经济性质、两种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两种经济体系所构成。其次,战后一场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摆脱了原来殖民地、附属国的地位,走上了独立发展经济的道路。这些国家中除了一些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而加入了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就其经济性质、经济制度而言仍属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其发展的已经是本民族的经济而非过去那样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在海外殖民地的延伸,由于其经济在实力水平、地位作用方面有自己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用“发展中”来概括),所以作为独立的一大类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大组成部分。这样,经过战后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两个世界经济体系、三种类型国民经济的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两个世界经济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三种类型国民经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经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