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制度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河北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第640页(469字)
国家之间支付的安排、规章、原则、具体做法和组织机构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际收支的调节。包括逆差国和顺差国所承担的责任;收支不平衡时,使用外汇储备或信贷来支付的问题。(二)汇率的确定和改变。包括汇率波动的界限、调整的幅度等。(三)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及储备资产的供应方式。
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一个演变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的国际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度,黄金、货币等贵金属成为世界货币。一次大战后,在1925—1931年间实行的是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同样具有金本位制的特点。30年代的大危机使资本主义社会19世纪初期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崩溃,普遍实行纸币流通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这实际是在不恢复金本位制条件下各国货币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1973年2月,固定汇率制崩溃,各国采用浮动汇率,布雷顿国际货币制度瓦解。目前各国正要求进一步改革国际货币制度。
上一篇:国际信用
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