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河北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第708页(600字)

是继耗散结构理论之后系统论的又一新发展,它研究不同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这种质变行为的相似性及其共同规律。协同学以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运用统计学、动力学、类比等方法进行考察,是一门新型的综合性横断学科。协同学的奠基人是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物理学教授哈肯,他于1976年首次提出“协同学”概念,同年出版的《协同学导论》是协同学的奠基性着作。

协同学理论阐明,无论什么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都是许多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又协调一致的结果。这种协同现象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快、慢两种变量的协同运动。所以认为可以用共同的数学模型来处理所有系统的质变过程。协同学则用序参量的变化来加以描述。当系统处于完全无序状态时,序参量为零;随着序参量的增大,系统的有序程度也随之增大;当序参量突变为最大值时,则系统出现了新的有序的宏观结构。据序参量的变化过程可以描述出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及其最终形成有序结构的状态。

从无序到有序的临界转变,反映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共同机制。协同学对这一机制的探讨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在激光、流体力学、电子学、机械学、人口动力学、社会经济、神经网络、语言等领域中都有应用,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