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关系循环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华侨华人词典》第578页(573字)

关于种族间同化过程的理论。1921年由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首次提出。认为种族间的同化过程是:接触(contact)→竞争(competition)→冲突(conflict)→适应(accomodation)→同化(assimilation)。并认为同化是各种族相处的必然发展结果或最终结局,即同化是不可避免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过程。又强调同化过程也是“吞没和消化各种正常的人类分歧”的心理过程。但后来帕克补充说,同化过程也可能因某些因素而中止,如印度种姓制度和欧洲犹太人的少数民族地位等。此理论首见于罗伯特·帕克与欧内斯特·伯吉斯(Ernest Burgess)合着的《社会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芝加哥1921年版);后来在罗伯特·帕克着《种族关系循环》一文中进一步阐述(载《美国社会学杂志》,XXXV,1930年1月);亦见于罗·帕克着《种族与文化》(Race and Culture,纽约1950年版)。此论曾受到各种批评,特别是在同化的必然性,同化过程可以消除各种人类分歧的心理过程,以及不规则(或不均衡)同化(uneven assimilation,即发生在生活的不同方面的不同速度的同化)等方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