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华侨华人词典》第665页(964字)

①又称中国城、中华街、华人区、华埠。海外华侨、华人的居留地或居住区。其形成大致可分为早期(公元16世纪以前)和西方殖民时期(公元16世纪以后)两个阶段。前者为华侨和平经商的产物,出现在当时国际贸易的主要航线,以及华商来往频繁北起日本南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沿海地区。如12—14世纪苏门答腊岛东北海岸的中国城(Kota Cina);15世纪初爪哇北岸的杜板、革儿昔(又名新村、锦石)、苏鲁益(泗水);越南南方的会安等。西方殖民时期形成的唐人街,主要是为满足西方殖民者的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如菲律宾马尼拉的巴里安(涧内);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英属新加坡、槟榔屿;美国的檀香山、旧金山(三藩市)。唐人街大致分为两种形态:一种规模较小,集中于都市的一个角落,或为一条主要大街,及其相邻的几条小街,或为数条街段的合计。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的唐人街多属这一种。一种是整个都市中心商业区为唐人街,如马尼拉、曼谷、西贡、堤岸、雅加达、新加坡、槟榔屿等。唐人街遍设中国餐馆、杂货店、工艺品店、华侨社团,以及百货公司、超级市场、大企业、大银行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唐人街有多方面的历史作用:经济和商业、贸易中心;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心;华侨的安全防护区;华侨保持民族特性的重要阵地;华侨民族主义的温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华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90%以上的华人加入当地国籍;土生华人在华人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华人知识化程度比战前大为提高;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等。尽管如此,由于各种原因,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来自港、台与中国大陆新移民不断涌入,以及华人传统文化的凝聚力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唐人街将继续起着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华人社会同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与共同繁荣的作用。 ②加拿大华文双周刊。20世纪80年代创刊于多伦多。由加拿大安大略商界华人资助兴办,免费赠阅。1982年6月16日开始即兼发行温哥华,由基立广告公司代理发行。多刊登知识性、消遣性的副刊稿,包括生活趣味、科技趣谈、世界趣闻、人物掌故、影视娱乐、医药饮食,以至音乐和汽车介绍等。既无国际新闻和当地社区新闻,也无有关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消息电讯。商业广告约占版面一半以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