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雨森芳洲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40页(2129字)

【生卒】:1668—1755

【介绍】:

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儒学家。名东,字伯阳,号芳洲,平安人(一说为伊势人)。年17、18到江户,从学木下顺庵,推崇朱子学,顺庵称其为后进领袖。因顺庵的举荐,仕对侯,掌管文书,接对外邦,颇为外人所重。朝鲜赵寿亿赠其《留别》云:“绝海谁奇士?芳洲独妙誉。能通诸国语,且诵百家言。落拓宁非数,才华尽有余,明朝万里别,回音意如何?”雨森对人生抱达观态度,为乐天知命之人。70岁时曾作一《书示》,言道“钱不欲,官职不愿,不时势,不养高。所嗜者豆腐,所安者绵褥,所好者棋,所待者死。灵台内,只有此几件事而已。”在思想上,雨森以“孔孟为标,以程朱为准”,信奉名教,坚执君臣上下之别,严士、农、工、商封建等级制,倡导日本中心主义。对儒、释、道三教,一方面,认为“天惟一道,理无二致,唯立教有异,故自修不一。释子之法乾操,儒门之教滋润。彼以为与其滋润也,宁乾操:此以为与其乾操也,宁滋润。”老聃者虚无之圣者也,释加者慈悲之圣者也,夫子者圣之圣者也。三圣人之言形而上也,不谋而同,盖天唯一道。理无二致故也,其言形而下也则差矣。”另一方面,又认为儒教圆满无疵,比释道二教高明。雨森留下的主要着作有《橘窓茶话》、《芳洲口授》等。其人学思想有:把为学与为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为学”即是“学为人”。追求圣人人格,指出圣人为人之至、堪为万世之教主。对生死取自然态度,安之若命。

(1)学者所以学为人 中国儒学思想千言万语,其旨趣不外学为人。雨森深得此道,把学、治学与为人、作人直接对应起来,说道:“余平素揭示书生曰:学者所以学为人也。自以为一生所得只有此一句”。但稍后在丘琼山所着《学的》中看到,此语为宋尹焞所道,朱子以为至要。乃知原出于古人,私下欣喜,如获至宝。于是,有感曰:“可见奥妙之语、古人未尝不说耳。”有人对“奥妙”之词不以为然,说“学者所以学为人”,其意人人知之,谈不上什么“奥妙”。雨森答道:人人知之,而人人未必知。也就是说,从字面上,人人都不难理解,但未必都能达到真知深知,并身体力行。

怎么学为人?与程朱的说法一样,雨森认为要格物穷理。但天下之物无数,大者制度礼乐刑政,小者一草一木,而人生有限,不可尽去格致,何从下手,是为关键。对此,雨森指点说,《章句》有“物犹事也”之言,以此而论,格物即格事。而事即是人事,其大目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人事也不是一下子全要去格,而是要分清大小缓急,先从大处急处着手。大处急处,就是修身。雨森说,上从天子,下到庶民,全部都以修身为本。而要修身,则须先正其心。这是学为人的切要之处。

学为人不是圣者智者之事,它是人人之事。但为了使人人学会为人,贤者智者就有教化众人的义务。何以教之?雨森说,其术有三。首先是身教,其次为言教,最后为书教。遗憾的是,三代之后,这一教化之道大衰。从事教化者,本末倒置,错乱次序,先书教,后言教,最后才为身教。造成了“世无君子,民无良俗,而祸乱相寻者也”的可悲局面。雨森要求把身教重新放在首位,造就出无数的君子良民。

(2)论圣人人格 中国儒家学说的理想人格是圣人,雨森承继这一理想,认为做人的最高最终目标就是成为圣人。他指出,人如果不以圣人为师,贤人为友,不提升自我和追求理想人格,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就永远只能是凡夫俗子。特别是一个人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如果一无所得,那就与禽兽草木无异,这是最可惭愧的。那么什么是圣人人格?雨森说,所谓圣人,即是英雄之极者也。英雄的最优秀品质是思虑高。在雨森看来,思虑高人一等,便为一等之人。一等一等上去,高人不知多少等,这最高等之人就是圣人,就是万世之教主。雨森指出,成为圣人是一个不断的过程,要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这就是士希贤、贤希圣。而且到了圣人,还要追求天的境界。这是由于义理无穷无尽的缘故。

(3)生死无容于心 人有生必有死,如何看待生死,说法不一。如庄子视生死为一,认为人死“虽南面王乐不是过也。”释家认为,人生就是痛苦,人死就可入“极乐世界”。雨森不同意这两种观点,因为它们“皆非其实也”。还有一种人,内心是希望长生久视,但又深知不可能,于是就自我加以安慰,以死为乐,以老为佚。雨森说这也有违人之常情。在雨森看来,不管是从天理还是从人情哪一方面说,都是生生为吉,死不如生,老不如少。但人既有生就必有死,这是任何人都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如同有春必有夏,有秋必有冬,夜必更替一样。雨森说:“人身之有少壮老死,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雨森认为,对待生死的正确态度是,既无贪恋之心,又无厌恶之情,任其自然,听天由命;淡泊自如,无容于心。就像赴宴,菜撤则散。特别是,在有限的人生中,要不断地有所追求,充实自己。只要去做,即便不能达到目的,也不在乎,始终保持快乐自适的心境,即“贫富贵贱安荣忧患,无所不乐”。

上一篇:荻生徂徕 下一篇:伊藤东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