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50页(2797字)
【生卒】:1829—1897
【介绍】:
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幼名经太郎,长称周助,后更名周。石见国津和野(今岛根县津和野)人。家世业医。先修儒学,特别是朱子学,同时又研究徂徕学。后转向洋学,学习荷兰语、英语,开始接受西洋新学。1857年任“蕃书调所”(江户时代,幕府开设的学校,教授洋学,翻译洋书)助教。1862年,受幕府之命同津田真道一起留学荷兰,在莱登大学跟维塞林学习社会科学,受到了西方孔德的实证主义及穆尔的功利主义的影响。回国后,任“开成所”教授,主持兵学校校务,担任兵部省、陆军省要职。同时从事教育和翻译工作。1870年,自办“育英舍”,教育青年子弟,主授《百学连环》。1873年,与森有礼等人组织启蒙学术团体“明六社”,在该社主办的《明六杂志》上发表论文,宣传启蒙思想,介绍西方学术思想,后转入政治,与学术事业告别。西周的主要着作有:《百学连环》、《百一新论》、《灵魂一元论》、《生性发蕴》、《生性札记》、《尚白札纪》、《致知启蒙》、《知说》、《伦理新说》、《人智论》、《人生三宝说》、《美妙学说》、《教门论》、《政略论》等。西周被称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他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依据孔德的科学分类,把哲学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分成七类:即知学(逻辑学)、性理学(心理学)、理体学(本体论)、名教学(伦理学)、政理学(政治哲学)、佳趣学(美学)、哲学史。这在日本哲学史上尚属首次。同时,他把许多重要西方哲学范畴,译成汉字日语,如哲学、主观、客观、理性、悟性、感性、综合、演绎、归纳、概念、先天、后天、肯定、否定、实体、属性、外延、内包、同一、命题等。其哲学思想主要来自孔德的实证主义。他也把哲学当作“科学之科学”,指出“哲学者,百学之学也”。西周强调认识和知识的实证主义原则,“验诸实物,体诸实知,征的然之证,钩确乎之因,以达天常不易之故。”他把日本儒学中的“虚理”改造为“实理”,认为理皆为事物之理,并不存在离开事物的空理。西周的人学思想有:提出人生三宝说,将其与日本传统的道德观念对立起来。把人的心理现象分成知、情、意三大部分、而以意为主。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主张爱敌说。
(1)人生三宝说 穆尔功利主义伦理学的根本原则是求快乐而去痛苦,求幸福而避灾祸。从这一原则出发,与封建的“求人道于穷苦寒贫之中”的道德观念相对立,西周提出了具有启蒙意义的“人生三宝说”。这在西周看来,“利学”(功利主义)的旨趣是在人世求最大的幸福,而要达到这种幸福,最根本的就是人必须拥有“三宝”。何谓三宝?西周说:“人世为宝者三,人能贵重之,以协所谓道德之旨,可以之为眼目,而实行修已治人之事也。而其所谓三宝者何?第一,健康;第二,知识;第三,富有”。西周认为,健康、知识、富有之所以能成为人的三宝,是因为它们都是人天禀的德性。人是生命之物,无不惜其生命者,而保护健康、促进健康,也就是保全所具有的生命,这是人对天的第一义务。同时,人为生命之物,无不有好胜之心。他与禽兽不同。禽兽以体力胜,而人则必须以心力胜。为此,他就要增进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智慧。这是人对天的第二义务。而且人作为生命之物,他又要有丰富的财富,以满足充分的消费和生活需要。为此,人就必须积累财富,这是人对天的第三义务。显然,西周还把发展三宝说成是人对天的义务,而不是把它置于人本身的内在性上。这说明他的伦理思维尚未完全摆脱日本传统儒学的思维框架。但是,他把“三宝”作为人的根本道德,无疑超越了传统的“所谓温柔、敦厚、谦恭、揖让、寡欲、无欲等诸德。”西周指出,“三宝”的反面是“疾病、愚痴、贫乏”。他称为“三穷鬼”、“三祸鬼”。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驱逐“三穷鬼”,增进“三宝”,以达到人生的最大幸福。按照穆尔的功利主义,追求自己的幸福,必须以不妨碍他人的幸福为前提。西周继承了这种观点,认为人追求自己的“三宝”,应勿害于他人追求“三宝”。“勿害他人健康,……勿害他人知识,……勿害他人富有。”伤害他人三宝的,有“凶残、诈伪、窃盗”,西周称之为“三恶魔”。在西周看来,仅仅追求自己的“三宝”还是“消极的三纲”,追求自己的“三宝”不伤害别人的“三宝”,并尽力帮助之则为“积极的三纲”。这也就是说,追求自己的“三宝”,竭力驱逐“三穷鬼”,防止别人的“三恶魔”来伤害自己,是每个人的权利。尊重别人的“三宝”,制止自己的“三恶魔”去伤害别人的“三宝”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这显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伦理道德观念。
(2)人心之智、情、意 西周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三部分,即智、情、意。他说的智,类似于理智、认识;所说的情,类似于情感;所说的意,类似于意志理性。三者的关系是,意为心之主,而情、智则为心之辅。西周说:“意是人心之主,即为心域之君主,而智为采纳之官(又曰报告官),情为宣达之官。采纳之官司入,宣达之官司出,共居心域,辅相心君,以开其属府于此身国。”在西周看来,智与情总是不稳定的,不断变化的,只有意则始终如一,无所变化。“若智,人幼未发达,及壮练磨得之,至老增育之势渐减。若情亦然。人壮则情畅操坚,至老情倦操偷。而意者通老少而无有异”。正因为意的不变性、恒定性,它就能作为情、智的主宰者而控制情、智。“理性也者,其质正真贞信,其印象也,一踵外界显象极其曲折,无一点矫饰,无毫厘加损,惟纯惟精,以奏天君,是以心君虽为情所扰,为欲所扰,理性呈象者依然袭旧,毫无变更,不敢从谀君心之非,是其所以为心府之司直,而每与情、欲二动相斗争而不止也。”这里,西周尚带有禁欲主义的色彩。
(3)爱敌说 在基督教的观念中有要爱自己的敌人的说法,西周对这一说法十分赞赏,并解释了其中的道理。西周指出,这一说法听起来令人惊讶,但深究其旨,则其中包含了上帝的纯善至仁之德。他引用孔子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说这与爱自己的敌人一样,可以律己。照西周的说法,好爱是心之全体,为常,而恶憎则生于事之变。因而遇敌之时,亦应以好爱之常时之,而不可以恶憎处之。西周还具体论述了爱敌的道理。他指出三点:一是,敌者是与自己同体者。与自己敌对的人员可恶之,但在他与自己是同体上又不得不爱之。此如君子恶罪不恶人,战场上不虐待俘虏。不杀投降者一样。二是,敌者是与自己匹敌者。考虑到敌者是自己的匹敌,同时又要凌驾其上,对在其下者又不能不生怜悯之心。犹如父母对于恶子,君子对于小人,只能怜之,同情之一样。三是敌者是与自己关系深者。如兄弟争利而相恶,同室争权而相恶,同学争理而相恶,同贾争利而相恶,但考虑一下原来他们的关系,实际上是很亲密的,因而也是应互相爱之的。总之,西周主张应以爱敌之义处事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