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佛教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81页(2435字)
公元前4~3世纪,由原始佛教分化出的各个教团派别的总称。从释迦牟尼去世百年之后,印度奴隶制统治由鼎盛时期逐渐走向衰败,其政治不统一,阶级关系复杂多样,从而使反映不同政治阶层利益的佛教思想与教团就逐渐分化出来。各个教派在戒律和学说上发生分歧,出现了佛教历史上第一次分派。当时盛行佛教的摩揭陀王国吞并了跋耆、萨罗等国,并向印度西部的摩偷罗扩张,使得印度东西都盛行佛教,但东西宗教习风的不同,又加之其教团首领对原始佛教的理解方法上发生了分歧。当时东方的吠舍离(跋耆)的比丘,甚至违背原有教规向人乞钱索物,使东西长老七百人集会一起进行判决,为了统一对佛教经律的认识,各自回忆和背诵了自己的佛家经律内容,最后以“七百人结集”(吠舍离结集)的名称对印度东部吠舍离(跋耆)的比丘提出的十条新戒(即“十事”:佛教可吃前一天的剩盐、可在中午太阳的影子过二指头时进食、吃完饭后可坐着再食、可到他处再食、不到时候也可食酥油、蜜糖和奶酪,比丘可在生病时饮一点未发酵的酒、比丘的坐具可随意大小、出家前的东西仍可在出家后学习、有些特殊场合下的事未经大家赞同也可先作、可以接受存蓄他人的金银财宝。)作出了决议,由于作决议的是少数有地位的上座,即使是持反对意见的多数也无可奈何,就只有另行万人大结,订正经律、戒规,原始佛教由此正式分裂为上座派和大众派。此后上座两部又各自分裂为许多教派。据载有十八部以上,其中从各派学说上刊定两大部,一是上座部(又叫分别说),它又分为犊子部(包括贤胄、法上、正量、密山林)、化地部(包括说一切有、化地、法藏、雪山),二是大众部(又叫一说),分为制多山、鸡胤(说出世)、说假等部。至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强大起来,阿育王(公元前274—前232)皈信佛教,为利用统一的佛教加强其专制统治,召集一千多名佛徒,进行第三次集结,用巴利文编纂“三藏”,以试图结束部派佛教的分裂与纷争,建立一个教义、戒律宽松的佛教。部派佛教的人学思想都反映在三藏的论藏之中,汉译由姚秦代译出,名为《舍利弗毗昙》、南传的《舍利弗毗昙》有七论,即《法聚》、《分别》、《界说》、《人施设》、《论事》、《双对》、《发趣》,其中的《人施设》是将各式各样的人由实践的观点加以分类。部派佛教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在有我无我(有无轮回解脱的主体)、佛是人还是神和人的心性是否本净的问题上。
(1)论轮回解脱的主体 在部派佛教看来,原始佛教的三法印之一的“诸法无我”,使得众生的业报轮回失去了其主体性,三世因果相续,六道轮回就失去了承担体,这样由于现世没有主宰其间的我,也就搞不清谁在作业,谁会因其业而受业报,谁会进入生死轮回,谁又会通过修行超脱业和轮回达到涅槃之境。对这些问题部派佛教的犊子部认为“有我”,即业报、轮回、解脱的主体是存在的,这种主体就是补特伽罗(Pudagala,我的别称),补特伽罗是人由前世转生到他世的承担者,补特伽罗是不可定说的、无生死的,它又是离五蕴而存在的我。犊子部为主张“有我”又作了进一步的论证,认为人在认识中获得的感觉最后要统一起来(统觉)必须要有主体来主持;人的记忆的作用也要有主体作载体;人之行为的产生及其好坏、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相信生死轮回、指望将自己的行为转生到来生,都应有主体;人在修行中所积累的道行获得善果,也该有个主体。部派佛教的上座部则认为轮回解脱的主体是心,达到心的解脱,就是人的解脱了。上座部的一切有部系否定补特伽罗(人我)的存在,承认五蕴的实有,因五蕴包括三世有,即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法有。大众部系主张“一心相续说”,认为有情(有生命)的心及其持续的活动中,有一种永恒的本性是持续的主体。
(2)论心性 上座部的多数派系认为人的心性本善,后为客尘所染,即心的自性原是清净的,只是由于外来的烦恼污染的缘故才使心难以解脱。但如果除去客尘和烦恼的污染,心性就会恢复本有的自性。上座系将获得解脱的主体归之于心,即达到心的解脱,就是解脱了。在去掉客尘过程中,烦恼与心的关系要具体加以区分,烦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眠,指烦恼的习气,如人处于睡眠状态一样,它是一种潜存的势力,此时,与心不相应。烦恼的另一方面是缠,指烦恼的现行,此时的烦恼与心相应。但不管是相应,还是不相应,烦恼的污染并不影响心的本质,尽管有时心与烦恼是同时同起,但心还是离烦恼的。但一切有部不主张心性本净,主张随眠和缠都是烦恼,这二者不是象上座部用现行和习气来区分的。因为随眠是一直紧跟着有情转动的,相互随缚,没有现行与习气之分。心性之所以不本净,是由七种根本性的烦恼所致,这七种根本性的烦恼可称之为“七随眠”,即欲贪、瞋有贪、慢、天明、见、疑。由于随眠是烦恼,又是经常有的,与心相应,所以心是杂染的,而不是本净的。但心又可区分为杂染心、离染心两种,这两种心不是一个心,如果去掉杂染心(即染心),实现离染心(即净心)就可得解脱。在心性与解脱问题上与上座部对应的大众部也认为“心性本净”,但大众部的“心性本净”并不是说心先天就净,而是就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而言,未来能达到的境界,即染心可通过现世修行而最后得到解脱。这正象衣有污坂,没洗时脏,洗后时净,先后并非两衣,仍是一衣。
(3)论佛陀与人 部派佛教的上座部认为佛陀的肉体是有限制的,寿命也是有限的,但佛陀的思想、智慧和精神是伟大的。而大众部则认为佛陀是超人间的:是广大无比的,佛陀皆是出世的;身体已经断尽漏失,根绝烦恼,佛陀的言义可除去一切有情的众生的惑障、无明和烦恼,使其生净信,无厌足心,佛陀色身(肉体)是无边无际的,人的肉眼见到的佛陀仅仅是其一部分,佛陀从右胁生出,与常人不同,佛陀的寿量也是无边际的,佛陀无睡梦,佛陀不需思考就能对答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