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奥罗宾多·高斯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112页(4280字)

【生卒】:1872—1950

【介绍】:

印度现代哲学家、人。1872年8月15日生于加尔各答的一个医生家庭。八岁时移居英国,并在那里接受教育。13岁时进入伦敦圣保罗中学。21岁时回到印度,在巴洛达士邦政府从事文职工作。在此间研读印度古典哲学,并参加印度资产阶级的民族运动。1918年被捕入狱后,这位激进的政治家开始转向修习瑜珈,走向瑜珈的神秘主义道路。1919年出狱后,移居本第治里,一直生活到1950年逝世。在本第治里居住期间,他创办了奥罗宾多修道院,宣传和实践他所构想的精神观念与瑜珈观念。在此期间他发表了大量的宗教哲学着作,建立了庞大而且独立的哲学体系。奥罗宾多的哲学被称为整体论或整体不二论。他的哲学来源于印度的吠多不二论和瑜伽派哲学,同时受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等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影响。奥罗宾多把“实在”看作是精神的、唯一的存在,把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归结为最高“实在”的属性。他试图把物质与精神、本体与现象、肉体与灵魂、主体与客体、人格与非人格“综合”或“统一”起来,从超理性的立场出发对宇宙与人生作出自己的解释。奥罗宾多的整体论以本体论、世界进化论去论证“超心”、“神圣人生”、“神圣生命”的存在。奥罗宾多的主要人学着作有《神圣人生论》、《人类循环》、《人类联合的理想》和《印度文化基础》等。

(1)生命进化论 奥罗宾多认为,西方达尔文的进化论只解释了“地上存在的”、“短命的”现象,而没有解释“天上的”、“永恒的”生命存在。因此他建立了一种所谓具有永恒真理的、精神的进化论。他把世界分为现象的世界(现实世界)和超越的世界(本体世界)。现象世界包括物质、生命、心。他认为物质是现象世界的基础,物质向上发展就转化为生命,生命蕴涵在物质之中,生命是物质的显现,物质在本质上是掩藏着的生命的形式。由生命再上升为心,心蕴涵在生命之中,心是生命的显现,是人类各种精神经验的贮藏所或人类意识的总汇。从物质上升到生命,再从生命上升到心是现象世界的进化。由心上升到超心就是超越了现象世界而进入到彼岸的、彼梵的世界。超越世界包括实在、意识力、欢喜、超心。奥罗宾多认为这种上升的进化也可能向相反方向退化。退化意味着神性向人性乃至兽性的堕落。奥罗宾多认为,这里的每一个程序的进化都有着扩展、升高和统合这三种性质。进化的扩展是指范围的扩展和各种形式的相互结合。升高是指从一个等级上升到更高等级。但进化的最重要的特点还是指把各种进化对象及其形式统合为一个整体。统合是指上升必须经过下降,即在进入较高等级之前必须经过下降、改造、创造。由于要进化就要下降,下降的最低点就是无知。因此奥罗宾多认为进化的起点必然是“完全的无明”或“完全的无意识”,而进化的最终目标必然是“完全的知识”。在“完全的无明”和“完全知识”之间是无明的领域。在无明领域中的进化要经过“物质”、“生命”、“心”阶段。其中在物质进化到生命时要受到物质的束缚,由生命进化到心时,则要受到物质和生命的双重束缚。只有进化到超心思阶段,人才可彻底摆脱来自各个方面的束缚,最终在人间实现“神圣人生”。这种神圣人生是最高精神的光明,是力量、喜悦和自由的统一与综合,它包含着自我成就着的精神的各重差异,作为整体进化的终级结果,它不否认个人进化与个性的存在。

(2)论人的本性 奥罗宾多从其“进化论”出发,认为人是社会性的,而不是生物的个体。人是精神的本源,尤其是梵或绝对意识在一定序列中的自我显现。人表现为生命,而生命则是高级精神(心、超心)和低级物质中的一个桥梁。由于“理性是生命的统治者”,因此人的本性就是理性。理性具有双种性质:一是生命的本能和惰性;二是可以上升或纯化为梵或绝对意识,从而通过瑜伽与神合一。因此在人性反映神性,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神性。奥罗宾多把人所具有的理性的第一种性质称为人性的低级方面、“心灵存在”或“智成神我”,而把具有理性的第二种性质称为高级方面或生命自我。“心灵存在”是显现于个别生命之中维持其生存的“生命自我”的代理者,而“生命自我”是神圣的火花,是“最高的自我”或“梵”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

(3)再生与业 奥罗宾多认为,再生是进化或上升的总体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因为由生命进化到心时,就进入了人的阶段,“生”与“再生”在此阶段就是推动进化向前发展的方式和媒介物,它实现着人性发展到更高的可能性。奥罗宾多认为,每一个人的生命既包含着许多个人的生命的连续,又是神或梵这个至高者进行“创造”活动所要经过的中间媒介物,因此个人必须获得生长的时间和机会,必须具有肉体。由于个人处在肉体状态之中,个人的精神进化在实现终极目标之前,为了摆脱物质的、生命的束缚,就不得不始终处于生与再生之中。所以说,“生”是“自我”在物质水平上的必然显现,是个人精神性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再生是心进化到超心时所要求的中间阶段。奥罗宾多认为,人的存在、性质和生活状态都是其内部和外部行为的结果,每个人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业的法则。这个法则使人的存在、性质、性格和行为的全部力量都具有一种其他人生理论所不具有的意义。奥罗宾多肯定业的法则的合理性。他认为,“业”能确定人的行为的性质与结果。业像一个审判官一样,它以某种方式监视并控制着人生的各种可见的行为。然而奥罗宾多并没有把业的法则夸大成一个绝对普遍的法则。他认为,“精神”、“自我”比自身的“业”更广大,“法则”和“过程”并不是一切。他认为,精神的意识力量是通过多种形式显现自身的。这些形式是心灵、生命、感官和肉体的内在形式,其中包括欲望、情感、冲动,对真理、知识和权力的追求等,它还能够获得权力、幸福、好运、成功和爱情等。这些使得精神生命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所以用一个机械的、盲目的“业”的法则是不能说明人的无限变化着的行为与情感。

(4)神圣智者 奥罗宾多从世界进化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心”向“超心”转化之后,“超心”的本性必定是最完善地综合和集中了“精神”的性质,这种转化意味着“世俗性质”的全部精神化。人由于这种转化而不再是“心思的人”,而是“超人”或“超心思的人”。由于这种转化,人也不再是“无明的人”,而是具有“知识”的人——“神圣智者”。因此奥罗宾多认为,“超心思转化”将建立一个“神圣智者”的人类类型。他认为这种神圣智者具有以下几个性质:①神圣智者是“有知识的人”。神圣智者是最完美的精神的人,他的存在、思维、生活和行为的一切方式都将由普遍的精神力量所支配。神圣智者不仅能整体地感知自己内部和外部生命,而且能创造出一种与继续生存的“心思的人”的和谐统一。②神圣智者是圆满和完美的个人。神圣智者完全可以自我控制,具有完美“自性”的自我表达能力。③“神圣智者”总是按照个体意志和整体意志,个体行为与整体行为相互协调的意识来活动。因为“神圣智者”是全部被神化了的精神,它超越了私我观念所造成的个体自我与整体自我之间的障碍,能证悟到自我与无限的统一。④神圣智者是在欢喜的精神状态中活动,他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精神”显现的喜悦,他没有物欲和要求,他使得心思、生命和肉体超越自身而进入更广大、更高级的存在。⑤神圣智者不仅是一个有生命的解脱者,而且是一个超人,因为他代表着世俗性质的自我向最高完美境界的挺进。

(5)神圣生命 奥罗宾多认为,达到超心思的境界并不是人的最终目标,人在进化中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种生命,在这种生命中人人都将成为“神圣智者”,在这种“生命”中将出现具有超心思力量的人类,这种“生命”就是“神圣生命”。神圣生命是指一个由“超心思的神圣智者”所组成的人类生命,它是“一种被完善化的尘世生命”,它不具有有限意识,它不是以外部条件为基础的生命,而是具有内部完美和圆满的生命。神圣生命是由一个“超人”的人种所组成的。奥罗宾多认为神圣生命具有以下几种性质。①神圣生命能完全意识到人的存在。一般的存在(如“心思生命”)只是无明的生命或无意识的存在,而“神圣生命”中的存在则是自我的存在和知识的存在。②神圣生命具有完全占有自我的内在的和整体的力量。③神圣生命享有存在的全部“喜”。这种喜也必然是内部的、自动的和出自“自性”的。④神圣生命是充分普遍的,它使一切都包含于自己的存在之中,它要认识一切意识、它使自己的力量与宇宙的力量相统一。⑤神圣生命是“超经验的”的存在。在奥罗宾多看来“神圣生命”是一种完善生命在人世间的出现。它不是分裂和孤立的生命,而是统一和谐的生命;它不受心思和自性力量的控制,而是受超意识的支配,神圣生命代表着人的真正本性,它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和超心思的“超人性状态”的生命。“神圣生命”使人性本身可以达到最高的自我完善,他是人和人类进化的最终结果和目标。

(6)瑜伽论 奥罗宾多认为人要实现“神圣生命”,只有通过瑜伽才能做到。因为瑜伽是加速进化和促进“神圣生命”迅速到来的活动,生命本身也是瑜伽,生命的每一种活动都表现为趋向统一的活动。瑜伽在尘世间、在肉体中改变着生命、心思,证悟着神。瑜伽的目的是要实现整个肉体存在向神圣的转化,实现普遍的、人类集体的解脱。奥罗宾多还认为,实践瑜伽分为“心灵化过程”、“精神化过程”和“超心思过程”这三个基本阶段。“心灵化过程”是指不断地、努力地实现心灵存在的中心地位,它以爱、牺牲、崇拜为基础,摆脱冲动和情感。“精神化过程”则使心灵发展为超意识,人在此过程中获得寂静、力量、知识与欢喜。“超心思过程”是把意识完全神圣化的过程,它消除了分裂与二元化的力量,它通过宁静、镇定、平和和沉寂四个小阶段把意识加以扩展化、超验化、绝对化。奥罗宾多认为,通过上述这三种瑜伽的转化过程最终可以实现“神圣生命”。奥罗宾多还认为,他主张的瑜伽是一种“整体的瑜伽”,这种整体的瑜伽包含着瑜伽的一切修炼形式(如王瑜伽、智瑜伽、信瑜伽和业瑜伽等)。在奥罗宾多看来,如果单纯地增加知识、或单纯地完善和抑制肉体,或单纯地采用某些强烈的崇拜方式并不能产生向神圣生命的转化,那就只好采取瑜伽的一切修炼方式以实现向“神圣生命”的转化。

上一篇:甘地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