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乔治·桑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31页(1915字)

【生卒】:1804—1876

【介绍】:

法国积极浪漫主义女作家。生于破落贵族家庭。4岁时父亡,由祖母抚养,童年入过巴黎女修道院。16岁结婚,因对婚姻不满,于1830年离家出走,到巴黎从事文学创作。早期作品受卢梭影响,倾向浪漫主义。其小说《印弟安娜》等,从人道主义出发,提倡恋爱自由,妇女解放,反对一切社会偏见,揭露资产阶级的自私。1848年革命前夜,与民主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结识,深受革命鼓舞,开始注意社会问题,创作主题从“个人问题小说”转为“社会问题小说”。陆续写出长篇小说《法兰西木工互助会会员》等。这些小说多揭露当时社会的罪恶,批判贵族资产阶级专制和婚姻制度,并提出了以“仁慈”、“博爱”消灭社会等级与阶级隔阂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1848年参加法国资产阶级二月革命,为临时政府编辑共和国公报和《人民事业》周刊,发表政论,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群众的剥削和压迫,抨击资产阶级民主的狭隘性和虚伪性。因对革命前途失望,1848年革命后,开始脱离政治,隐居乡间,作品转向描写田园生活,这时她的作品虽然谴责农村资产者的自私自利,但也赞美小农经济制度,具有严重的保守倾向。乔治·桑一生致力于追求自己的社会理想,恩格斯称她为“时代的旗帜”。她的作品具有激情,描绘细腻,多表达女性的感受,风格委婉亲切,文笔流畅明快,但缺少力量,正面人物往往不够典型。尽管有这些缺点,始终为全世界广大读者所喜爱。她的主要人学代表着有:《印弟安娜》、《华伦蒂纳》、《莱利亚》、《法兰西木工互助会会员》、《安吉堡的磨工》、《安东纳先生的罪恶》、《磨沼》、《小法岱特》、《弃儿法朗莎》、《老祖母的故事》、《我的一生》、《她和他》、《“金树林宫”里华贵的先生们》、《维尔梅侯爵》等。

(1)斗争造成恐怖 乔治·桑主张用信任和友谊解决社会矛盾。她把1848年革命多视为倒楣的日子,说外来的风暴使她惶惑、悲痛、不得宁静。但却不能阻挡艺术家对美好将来的确信。凡亲自参与政治的活动家,不管他属于哪一个党,总有一种希望的或是焦虑的热狂,或恼怒,或快乐,或是胜利的喜悦,或是失败的愤怒。可是对于一个可怜的人,如像对一个无所事事的女人一样,对于种种事变,并无直接的、切身的利益。不管斗争的结果如何,总有双方流血的恐怖。而眼见仇恨、诬蔑、威胁、诽谤有如不洁的牺牲,侮辱了上天,也总会产生一种因社会的扰乱引起绝望。

(2)人应当相互信任、友爱 在乔治·桑看来,在人们互相隔膜,互相憎恨,因而引起祸患的时代,艺术家的任务便是主张温和,主张互相信任和培养友谊并唤醒受尽磨炼、心肠变硬的和失望的人,使他们知道纯朴的风格、柔和的性情和原始的公正,仍然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生根的。现实的灾祸的直接叙述,对酝酿中的热情的呼吁,都不是获得拯救的出路。

(3)人愿过田园生活 乔治·桑认为,原始的田园生活是一切人、一切时代的理想。她说,从居的牧人到特里耶隆的牧人,田园生活是芬芳的伊甸,那里总是痛苦和厌倦于世俗纷扰的心灵寻觅安息的地方。谄媚和迎合人类中太幸运的一小撮的艺术,已经不断地写出了一系列的田园曲。也有一些戏剧、诗歌和小说已经抛弃了牧童的手杖,拿起杀人的匕首。当他们把田园生活搬上舞台的时候,仍给予它一种过去的牧歌所没有的现实性,而诗意却几乎没有了;这正是我所抱怨的。我还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使田园理想突出,而不给它涂脂抹粉,也不给它抹黑。“我愿做一个农人——一个不识字的,从上天秉赋有良好的本能,平和的天性,正直的良心的农人;我想在无益的官能的麻木状态下,在腐化的趣味的愚昧中,我就和若望·雅克约想的原始人一样幸福了。”

(4)现时社会人与人相互残杀 乔治·桑认为,在这个社会里,金钱腐蚀了一切人,人人只顾保全自己。在这金钱万能的时代里,一切都可以买卖。艺术、科学,一切光明的,甚至一切的道德,就是宗教也在内,对于那些拿不出钱来的人们,都是没有份的,甚至连喝开水也被禁止。贫穷的孩子,做了乞丐,学得的技术不过是见人伸手,高声乞怜。当我们默对宇宙星空的时候,当自然在我们周围唱着它永恒的牧歌的时候,有人在窒息、有人在枯萎、有人在啼哭,有人在喘气,有人在阁楼或者牢房里叹气。人类从来没有发出过这样微弱的、嘶哑的、而却是威胁性的叹息。我知道,这一切都要过去,未来是属于我们的;可是现时社会人与人在互相残杀,人们在死亡。上帝是永恒的主宰,可是今天,他却不管事了。

上一篇:爱默生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