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托尔斯泰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38页(3466字)

【生卒】:1828—1910

【介绍】:

俄国作家。生于图拉省的雅斯纳亚·波良纳。父亲是伯爵,母亲是公爵的女儿。1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监护人姑母奥斯坚·萨肯去世,由在喀山的姑母尤什科娃监护,于是全家迁到喀山。1944年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次年转到法律系。1847年退学,回到故乡雅斯纳亚·波良纳。在这里渡过了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1849年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第二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1851年随长兄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在军中服役,后被提升为下士。1854年加入多瑙河部队,参加克里木战争,任炮兵连长。从高加索时期开始创作。1855年11月到彼得堡,结识了一大批作家。1856年以中尉衔退役。第二年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漫游,使他更清醒地看到俄罗斯的落后。他主张改革农奴制,但不赞成通过革命的方式。1851—1862年间创办许多农村学校,同时考察欧洲教育。他对农奴的同情,引起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家里被宪兵搜查。这段时间与农民的接触,使他思想开始转变。1862年9月结婚,因思想不一致,家庭不睦。托尔斯泰在50年代到60年代初创作的作品大多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例如带有自传性质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三部曲。《袭击》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军事小说是根据自己的军旅生活写成的。他从1863年开始写作《战争与和平》。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地主阶级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不时从事体力劳动,如自己耕地、缝鞋、帮助农民盖房子。1881年迁居莫斯科。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高潮期,他的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20年代中期开始,更强烈的批判社会现实,引起沙皇当局的仇恨,以《复活》出版为借口,指责他反对上帝,还用东欧政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了他的教籍。1902年致函沙皇尼古拉二世,要求废除土地私有制。1905年革命失败后,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他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表示反对。晚年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复活》。1910年11月10日离家出走,20日在一个小车站上逝世。托尔斯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一方面揭露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腐败,控诉他们对广大劳苦农民的压迫和剥削,对人民寄与深切的关怀和同情,但另一方面,他又不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手段解放人民,幻想通过人的道德自我完善、普遍的爱来改造社会,建立没有贫富差别的和谐的大同世界。托尔斯泰的矛盾是时代造成的,是俄国农民革命时期种种矛盾的反映。

(1)人人皆兄弟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阐明的一个主题。他描写了一个残忍的法国将军,在审判一个企图谋杀拿破仑的俄国贵族青年时,由于心灵的勾通,而赦免了他,没有将他枪毙。他写道,他们相互对视了几秒钟,这个注视,越出了一切战争与法律的条件,使两人之间发生了人类的关系。他们同时模糊地感觉到无限数量的事物,并且明白了他们两人都是人类的子孙,他们是弟兄。在托尔斯泰看来,当将军把青年当成人看的时候,他就不可能轻易地枪毙他而不受良心的责备。托尔斯泰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而且在政论文阐述了这一主题。他认为人类的幸福在于相互团结,艺术应该促进人类的友爱与联合。优秀的艺术应该传达的是所有人都能体会的感情,应该使所有人联合起来。而能把所有人联合起来的感情只有两种;一种是从上帝与人之间父子般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兄弟般的情谊中流露出的感情,一种是最朴质的感情,即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体会得到的感情,如欢乐之感,恻隐之心,朝气蓬勃的心情,宁静感等。

(2)人的两重性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表现的主题之一。他断言,在任何人身上都有两个人,也就是每个人都有双重性。一个是精神的人,专门为自己寻求那对别人也是幸福的那种幸福;另一个是动物的人,专门只贪图自己的幸福,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惜牺牲全世界的幸福。托尔斯泰认为,同一个人身上的这两个人,有时这个占上风,有时另一个占上风。他否认有完全善良或残忍、聪明或愚蠢、勇猛或怯懦、热烈或冷淡的人,这些不同的质都汇集在每一个人身上,只不过有时这种多些,那种少些,有时相反,这种少些,那种多些而已。不可能存在只有善良品质,好品质而没有坏品质的人,也不可能存在只有坏品质,而没有好品质的人。人们通常总是把一些人分为好人,另一些人划归坏人,这是不对的。在托尔斯泰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各种人类品性的根苗,只不过有时这种品性流露出来,有时那种品性流露出来罢了。人有时变得不像他自己,其实仍然还是原来那个人。

(3)人应该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托尔斯泰作为一个笃信基督教义的信徒,反对以暴力拯救受难的穷人,而主张诉诸道德的自我完善和温顺爱人的宗教信仰,他认为,这才是拯救世界的药方。他在小说《复活》中,通过聂赫留朵夫的形象表明,只有唤醒人心中的上帝,人才能感到自由、生命的蓬勃和快乐,感到善的全部力量,能作一切善事。他认为,要想从人类所遭受的可怕的罪恶中得救,唯一可靠的办法是从永远承认自己在上帝面前有罪,因此不能惩罚别人,或纠正别人。拯救人的办法不是惩罚,而是宽恕,永远饶恕一切人,饶恕无数次,因为没有一个人自己没有罪,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配惩罚或纠正。惩罚不但不能使犯人减少,反而会更多地增加。社会的秩序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法官、检察长之类的合法犯人审判和处罚别人,而是因为仍旧有人在真正地相互友爱、怜恤。他认为,那些戴着法官、审判长之类头衔的人,就是真正的坏人,他们自己腐败透顶,散布着腐化,却要惩罚和纠正别人。他断言,如果照福音书里的训诫去做,暴力就会自动消灭,人类就可以获得最大幸福,地上的天国就会建立起来。托尔斯泰在这里宣扬的思想,正反映了托尔斯泰主义的弱点,他把阶级斗争、政治问题看成抽象的道德问题,这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无产阶级运动正是针锋相对的。

(4)劳动者懂得生活的真谛 托尔斯泰实现了思想的转变以后,对原先那种地主阶级的生活,非常鄙视,认为那不是生活,只不过是生活的类似物。他在《忏悔录》中指出:我们这种豪富的、博学的人们的生活不仅使我反感,而且它失去任何意义。我们的一切行为,不过是嬉戏而已,没有任何意义。他指出,原先的优裕的生活条件,使他们不能理解生活。因为生活不是指生活中的寄生虫的特殊生活,而是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人民才是生活的主人,创造着生活,赋予生活以意义。他认为,劳动人民的生活才是生活本身,这种生活赋予的意义才是真理。他认为,他从俄罗斯普通劳动人民身上学得的关于生活的意义就是:每个人都是按照上帝的旨意来到人间的,上帝造人的时候,使每个人都能够毁灭自己的灵魂或者拯救它。人在生活中的任务就是拯救自己的灵魂;要拯救自己的灵魂,就要遵照神训生活;而要遵照神训生活,就要放弃一切生活的欢娱,要劳动,顺从,忍耐,宽厚待人。托尔斯泰对劳动人民的赞扬,反映了他热爱劳动者的进步的一面,但他主张顺从,忍耐,靠上帝拯救及禁欲主义,则表现了他思想中的落后阴暗一面。在无产阶级已经开始起来为自身解放斗争的时候,这种思想无疑是不利革命的。

(5)要善待穷人 托尔斯泰认为,人除了为个人福利而生活外,还必须为别人的利益服务。因为理智和整个天性都正使人负有为别人和全人类目标服务的使命。他断言,这是人的自然法律,只有遵循这个法则,人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并且因此而幸福。他指出,这个法则过去和现在之所以被破坏,是因为有人凭借强力不事劳动,占有别人的劳动,满足个人无度的奢侈淫欲。人间的不幸,产生于一些人强制另一些人的奴役制度。他指出,俄国的奴役制度是靠军队、占有土地、征税来实行的。当他通过观察,弄清了这一点以后,他便宣传这种行为的不人道、不合法,同时自己放弃对他人劳动的占有,彻底摆脱奴隶主的地位。托尔斯泰指出,穷人同样有欲望、诱惑、谬误、同样有思想问题,他们也会愤怒,也会寂寞,也会勇敢,也会伤感,也会快活。所以,仅仅让他们吃饱穿暖是不够的,还要善待他们。托尔斯泰对穷人的人道主义主张是有进步意义的,他自己的解脱奴隶,宣传人道的行为也是值得赞成的,但这些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

上一篇:易卜生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