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桑奎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55页(913字)
【生卒】:1848—1923
【介绍】:
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848年6月14日生于英国阿尼克附近的罗克霍耳。就学于哈罗公学和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1871——1881年在牛津大学任教。1881年在伦敦从事着述,并广泛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参与伦敦伦理学学会和慈善协会的工作,曾为当时刚兴起的成人教育运动讲课,1894——1988年任伦敦亚里士多德学会主席。1903——1908年任圣·安德鲁大学伦理学教授。1911——1912年任爱丁堡大学吉福特讲座讲师。1923年2月8日死于伦敦。鲍桑奎是一个多产作家,在有关哲学的许多方面都有过专门论述。主要人学着作有:《道德自我的心理学》(1897)、《个体性和价值的原则》(1912)、《个人的价值和命运》(1913)等。鲍桑奎在哲学上与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格林和布拉德雷关系密切。
论个人与国家 人愈能给国家作出贡献,也就愈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和完善的人。鲍桑奎关于人的思想和格林、布拉德雷一脉相承。不过,他比格林、布拉德雷更强调国家的作用。他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比作个体和整体的关系,反对以往经验论哲学家关于个人不必服从社会的自由主义观点,继承和发挥黑格尔学说中的保守方面,力求适应当时垄断资产阶级施行强力统治的需要,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来为资产阶级的国家和社会政治制度寻求道德的基础。他认为国家是“人生的飞轮”,把国家提高到了几乎神化的地位。他发挥了格林的公共意志说,认为国家是建立在公意基础之上的道德有机体,社会和政治制度是道德观念的体现。国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这个有机体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受到损害。国家对个人具有超越性,个人的意志只有在作为整体的国家、社会中才能实现。个人对国家必须绝对服从,国家应当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经常加以监督,使之不至于造成危害。国家对个人的强制就是个人的社会方面对其反社会方面所作的强制。鲍桑奎也注意到个人的价值。但他认为,正如一物与别物相融合,其价值愈高,同样,一个人愈能给国家作出贡献,也就是一个愈有价值的人和完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