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加塞特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64页(1135字)

【生卒】:1883—1955

【介绍】:

西班牙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早年就学于德里大学,190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随后五年在德国莱比锡、马堡、柏林等大学留学,从学于新康德学派柯亨,受到新康德主义的影响。1910— 1936年任马德里大学教授并主编《西方评论》。他参加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创立,并任国会议员。西班牙内战后,他流亡阿根廷并到欧洲和美国讲学,1945年定居于葡萄牙,1948年回马德里创建人文科学院并在此任教。1955年去世。其主要着作有:《现时代论纲》(1923)、《艺术的非人化》(1925)、《人与危机》(1933)、《论爱》(1939)、《和谐与自由》(1940)、《朝向一种历史的哲学》(1941)、《人与人民》(1957)、《哲学是什么》(1960)。加塞特虽曾受到新康德主义的理性主义的影响,但他始终不是一个严格的理性主义者,总是强调生命先于理性,生活先于思想。这就使得他的思想与大多数存在主义者反理性的倾向不同。他一方面同意生命派哲学,不以纯抽象的概念推论为准则,另一方面却同时强调生命活力中的理性,把理性看作是生命本身不可或缺的部分。他自称是一个“理性的生命主义者”把自己的理论称为“生命理性的形而上学”,即理性是有生命的。以后,他转入讨论“人的生活的历史领域”,开始摆脱生命主义而成为存在主义者。他早期的“生命理性”这一基本概念逐渐被“历史理性”所代替。他有不少讨论历史哲学的着作,其中一个主要的论点是,社会的进步主要依靠知识分子中的精华,只有通过他们才能引导无思想的群众。

论生命 加塞特认为,“形而上学”就是从每一特殊的存在中寻求最终的实在,而最终的实在即在生命中,“生命”总是意味着“我的生命”、“你的生命”,意味着个人在既定的社会中和某个历史点上的生涯和命运。因此,自我与事物是相互关联的,“我即是我与我的环境”,围绕着我的事物是“我的人格的另一半”,自我在行动于事物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生命就是要从无情的环境之中榨取出理性来”。加塞特企图以这种方式来调和“理性”和“生命”。后来,加塞特早期的“生命理性”逐渐被“历史理性”所代替。加塞特认为,生命不仅仅是单纯的生存,而且是人生,也就是自我实现,“自我”的概念既是“自我的行动”、“自我的实现”。所以,“人没有本质,而只有历史;人生不是一件事物,而是一场活剧”。在这个意义上,人生“既是自然的,而同时又是超自然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传记的作者,尽管他可以在是做一个原作者还是剽窃者之间选择,但他不能逃避选择,……他注定是自由的。”理性在人走出存在的困境中,在自由选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马利坦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