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勒诺夫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72页(1063字)
【生卒】:1903—
【介绍】:
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存在主义者和哲学人本学家。1903年出生于什切青。早年学习数学和物理学,并于1925年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31年在哥廷根大学任讲师,1939年在吉森大学任哲学与教育学教授,1946年在美因茨服务。1953年后一直在图宾根大学任教。1975年斯特拉斯堡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主要着作有:《狄尔泰》(1936)、《情调的本质》(1941)、《存在哲学》(1942)、《纯朴道德》(1947)、《新安全感:克服存在主义的问题》(1955)、《生命哲学》(1958)、《存在哲学与教育学》(1959)、《人与空间》(1963)、《语言与教育学》(1966)等。鲍勒诺夫在他的早期哲学中发展了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哲学,认为存在哲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人本学原理。在他后期哲学中,他认为存在哲学遇到了使其自身失去基础的新环境,而在这一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应脱离存在主义,发展哲学人本学。鲍勒诺夫还将其存在哲学的思想应用于教育学,认为教育旨在使人的存在结构突然发生飞跃,使人的良心再现。他主张把存在哲学引入古典教育学,但反对用生存教育学取而代之,以期实现教育过程中连续环节和不连续环节的调和统一。
论人的存在 鲍勒诺夫认为,从基尔凯戈尔那里发端的关于“存在”问题的讨论,是对最内在的人的核心的关切,存在哲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人本学原理,从而使得在自身之外再也找不到安身立命之地的人,回到自我内心深处寻找立足点。但是存在哲学常常忽视外在的世界,忽视生活过程的连续性,因此,鲍勒诺夫试图超出内心自我的立足点,揭示人的开放的和发展的存在结构,使人重新获得与自身之外有意义和价值的现实世界的基本关系,他认为,人是一个开放的单位,构成人本质的存在既有丰富的内在性,又有现实的外在性,既是人内心生活的东西,又是外在于历史的东西。生活空间与数学空间不同,它的中心就是人的存在,生活空间分内部和外部,人的生存需要两个部分的联系,并通过其间的紧张奋斗发展自身。鲍勒诺夫提出,要以乐观主义、以希望和未来为特征的哲学人本学来代替存在哲学这种具有悲观色彩的理论。他还提出了哲学人本学的方法论原则:还原方法,即把全部文化世界还原为人的客观化世界;工具原则,即以文化形式和客观精神作为工具来研究人;阐释原则,即从人生命的某一现象出发来理解人的全部本质;开放原则,即在研究之前和研究之后拒绝对人作任何僵死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