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404页(2340字)
【生卒】:365—427
【介绍】:
晋代文学家,思想家,寻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名潜,字渊明;又云名元亮,字深明。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所贵。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公务,不久自辞归。州召为主薄,躬耕自资,抱疾不就。后又为镇军,建成参军,又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派遣督邮至县,县吏告陶氏应束带见之,乃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义熙二年(403)解印归去。不久,征着作郎,不应。江州刺吏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与官场拒绝往来之后,惟与友人畅酒,由田舍至庐山游观而已。余生尽隐乡间家舍,遇酒则饮,雅泳不辍。随心所欲,自谓羲皇上人。元嘉四年(427)将复征命,卒。世号靖节先生。作为文学家,陶氏作品甚丰,其中表述的思想,在哲学上崇尚自然无为,在政治上则抨击现实之黑暗与战乱,向往安静平和的社会。陶氏的人学思想,亦以自然无为为宗,他首先肯定“人最灵智”,认为大块受气,唯人独灵。人类禀神智以藏照,兼三五而垂名。人虽然奉上天之成命、亦师圣人之遗书,但“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人最终还是要自己掌握自己。他认为福祸无门,皆由人致。福祸并不虚至,如果人能夙兴袒寐,怀有真才,福祥自来,倘若一无所能,自然不能怨天尤人。然而针对乱世和自己的遭遇,他也认为善恶没有必然的报应。人的质性是自然无为,不适合矫厉妄为的生活方式。人亦不必为口腹所役、贫富所牵。在贫富相交战之际,应以道胜之。陶渊明所有文集并行于世,较完备的版本有今人逯钦立的《陶潜明集》。
(1)人生似幻化 陶渊明的人生观体现了他的自然无为之人学宗旨。“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人的一生如流电之倏如,犹如在梦幻之中,人世间的任何事情都不应成为人的羁伴。人生亦无任何根蒂,一如路上的微尘,寄生于世间。荣华富贵难以久在,盛衰起伏不可估量,虽然留有一世英名,一生亦是枯槁无味。日月纵有循环之生,我却不愿再次来到这个世界。达人解会其意,知道“衰荣无安在,彼此更共之”,乃逃禄而归耕,所以,陶氏决定“甘贫贱而辞荣”,认为富贵并非己之愿望,帝王之荣更不可期。虽然箪飘屡空,却依然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他认为,仕途是人生的樊笼,而人生观的真谛乃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陶渊明的人生观,无为而不消极,虽反对入世,却珍惜人生之欢愉,在中国人学史上颇具代表性。
(2)有生必有死 陶渊明的生死观承其人生之论,亦宗自然无为之说。人生虽然珍贵,但“天地赋命,有生必有终”,自古圣贤,亦不能独完,何况于寻常之人。人的穷与达不可妄求,寿与夭亦永无外求之理。人之情,贵贱贤愚莫不营营惜其生命,但如果太过分,则会陷入迷惑之中。彭祖虽然长寿,却不得永生。在死的面前,老少贤愚是一样无二的。假如包括人在内的万物都要循环不已,人生岂不是太劳累了吗?自古无人不死,无人不终,所以,称我之情的日常选择是“浊酒且自陶”,千载之后非我所能知,重要的是今生今世。对于生死,当然亦有崇高的选择,“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仁义是衡量生死的最高标准。陶渊明的生死观与其人生死观是一致的。
(3)大块受气唯人独灵 陶渊明认为,宇宙是自然生成的,因此没有造物主,也没有人格神作为宇宙的主宰。他说:“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或击埌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这是说,人与物都是禀受自然之气而生的。但人与物又有区别。其最大的不同是人有意识,有智慧,因此人在社会上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但无论是“潜”是“跃”,为官还是为民,在陶渊明看来,都是自然的,合乎人的本性的,都是可以在出仕或隐退的生活中自我满足的。陶渊明把“击壤以自欢”的退隐生活与“大济于苍生”的出仕抱负结合起来,认为二者“靡潜跃之非分”,都是合乎自然的,实际上表现了一种儒道融合的倾向。同时,陶渊明认为人与物有共同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气,它们都是气化的结果,但人与物又有区别,人可以“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以垂名”,世间只有人才是“最灵智”的。这样,在天人关系上,也同样表现了儒道两家的综合,既排除了儒家的天命论,又排除了道家“长生久视”的幻想。
(4)形影相依神辨自然 在陶渊明的诗文中,不仅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持否定态度,而且对形神关系问题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借慧远提出的形、影、神三个概念,写了着名的《形影神》组诗。他在序中说明了写此诗的目的,认为“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矣”,故写诗以辨之。他在该诗中阐发了形体不能长生的道理,认为“天地长不没”,“存生不可言”。即宇宙永远不会被消灭,但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那种企图永久地保存住自己生命的想法是不可信的。在他看来,不仅长生不可能,就是“卫生”(指养生)也往往给人带来痛苦和不便。因为从愿望上讲,谁都愿意长生,但形体终究要死亡,作为影子来说,连悲悦之情都不能与形体相异,就更谈不上影子(神)的独存了。由此他得出结论说:“此同既难常,黯而俱时灭。”这是说,影子(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形体消亡了,影子也必然随之消亡。因此肉体可以长生,灵魂可以不灭的主张完全没有根据。“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由此陶渊明断言,“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在陶氏看来,立善求名等都是惑于惜生之情,都不免劳身伤神。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委运自然,即“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表现了陶渊明的无神论思想和坦荡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