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慧能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415页(2852字)

【生卒】:638—713

【介绍】:

唐代着名佛教大师,禅宗六祖。广乐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人。父姓卢,名行瑫左官新州,母李氏。据说慧能出生时有种种异相,并有二僧造访,为起“慧能”之名。“不饮乳,遇神人灌以甘露”云云。少失父母,三岁而孤。三十岁时,听他人诵《涅槃经》深有见解,后住当地宝林寺修道。33岁投远禅师坐禅。34岁时投蕲州(今湖北境内)禅宗五祖弘忍禅师。五祖器之,付衣钵,令嗣祖位。遂南归至广东曹溪。被人寻逐,在广州一带避难五年。39岁时,在广州制旨寺会印宗法师,授具足戒。次年归宝林寺,学者弥众。唐中宗神元年(705)诏迎入内,上表辞之。神龙三年,敕下新州故宅建国恩寺,睿宗延和元年(712),慧能归国恩寺,次年圆于此寺。禅宗的传宗虽有渊源,但至慧能才有了真正的中国禅宗。慧能不识文字,其禅质朴天文,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宗风至此为之一变。慧能的思想无疑是佛教式的。在哲学上,主张真心一元论。慧能具有深刻的人学思想。他认为人性本清静,万法尽在自性之中。世俗之人有智有愚,但在佛法面前,人的根器大小一般,皆是平等的。所以,他十分强调修行者的自我努力,即自悟。若自性迷执,仅凭假借外在的知识,是无望得到解脱的。慧能的思想集中在《坛经》一书中。此书乃是门人法海所集,并成为以后中国禅宗的主要经典。历史上此书多经窜改,形成多种本子。大体上讲共有四种,近现代人对此多有考证,较完备的是郭朋的《坛经校释》。

(1)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慧能从佛教禅宗的立场,对人有一个总的看法,即认为人之中有智有愚,愚者为小人,智者为大人。愚迷之人问于智者,智者与愚人说法,使愚者悟解心开。人虽有智愚之别,但迷人若悟解心开,则与大智之人了无区别。所谓愚人,并不是其本性不净,而是为外物所迷乱,故称迷人。所以,慧能断言“人有两种,法无不一”,“法无顿渐,人有利钝”。人与人的区别,只在于有迷有悟,见有迟疾。在佛性的问题上,人与人并无本质的不同,他们有同样的根器,关键是否能悟。在慧能看来,“悟即元无差别,不悟即长劫轮回”。总之,“悟”乃是人佛的根本区分,他说:“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在佛法面前,人是平等的。这里所谓“平等”,是指人人皆具备佛的可能性,前提是能否觉悟。因此,慧能的这种平等观,仍是观念上的“平等”,但它对禅宗的传播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人性本自净 慧能对人性的看法,在立论上不同于其它思想学说。他立足于佛教世界观,认为“人性本净”,“本性自净自定”。具体讲来,就是“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但是,人性本清净讲的只是人性的本质。在具体的人性上,即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自净之性,触境即乱,每生妄念,覆盖真如。他说:“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惠如日,知如月,知惠常明。于外着境,妄念浮云盖复,自性不能明。故迂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子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这是说,因人不见白性本净,起看净之心,却生净妄之念,其实这本身即是妄。所以,人应离妄念,臻至本性清净。离妄念的关键是识得本心。倘能识心见性,即悟大意;若不能识得本心,学法亦是无益。此即谓“明心见性”或“见性成佛”。人的自性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本性自有般若之智,因此,用智惠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也就是说,立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结果是,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情,此即是见性成佛。慧能断言,自性迷,佛即是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很明显,慧能的所谓人性论,与佛性是一个东西,认为人性就是佛性,人性没有恶的存在,圣凡完全相同,这种说法实际上就是儒家的性善论。

(3)自悟佛道成 慧能认为,一切经书,皆因人置。因人有智惠之性,故能建立,如无世人,一切万法本不会有。所以,一切万法,尽在人自身之中,而欲现真如之本性,亦依靠人之自心。佛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因此在见心见性的过程中,自我是关键。“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一切都离不开自我本性。所谓自悟,是说不凭借外善知识,如若取外求善知识,希望藉此而解脱,那便是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反而得不到解脱。“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菩提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然而,慧能也面对现实,指出,虽然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为有之,但一些人因心迷不能自悟,亦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这与不假外求并不矛盾。所谓假外求者,是仅凭外求,不归本心;而所谓示道见性,乃是把外求作为一种明心见性、反本归真的途径。慧能对自我本性的强调,及向内用功的主张,对以后的中国人学思想特别是宋明人学有极大的影响。

(4)三世诸佛俱在人性中 慧能为强调顿悟成佛说并在理论上为其寻找根据,故认为人性中一切具备,不假外求。他说:“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所谓“一切万法”,乃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存在和不存在的,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等等。甚至包括佛法(佛的教法)在内,即“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三世诸佛”,即“三世佛”: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诸佛。“十二部经”,一切经分为十二种类,泛指佛教的所有经典。在慧能看来,人性广大,无所不包,故成佛的条件一切具备,关键在于本性的觉悟。慧能的这一思想,也是受中国传统儒家的影响,特别是受孔孟“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求,乐莫大焉”的影响,无限夸大了人的心、性的作用,对宋明心学的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5)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在慧能看来,成佛可顿悟,而顿悟的途径则是“无念”,即与诸境上心不染着,或称“不在境上生心”。按慧能自己的解释,“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即是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亦即不脱离外境,不断绝念头。因此,他认为不必离开世俗生活去寻求佛法,“离世泯菩提,恰如求角”,如果企图离开世俗而去求佛法,就没有什么佛法可求,这就好像去寻找头上长角的兔子一样,成为不可能。因此禅宗流行一种说法,“担水砍柴,着衣吃饭,屙粪撒尿,无非妙道”,文雅地说,则为“青青翠竹尽是禅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慧能《无相颂》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这段话说明不出家为僧,也可达到天堂。彼岸世界即在此岸世界之中,封建等级秩序,道德规范等都不必抛弃,承认这些秩序、规范,并且能忍耐,天堂就在眼前。慧能的这一思想,同样具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即强调今世与此岸,不脱离现实生活。

上一篇:吕才 下一篇:卢藏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