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国民党人学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536页(6484字)

是指以戴季陶、陈立夫、蒋介石为代表的思想。它是随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适应国民党集团的统治、反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宣告破产。戴季陶(1890—1949)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名传贤,号天仇。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早年留学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到上海,整顿《天铎报》、组织《民权报》,并撰写大量文章评论时政,揭露袁世凯的帝制野心。后又投奔孙中山。此后十几年中,一直追随孙中山左右,或在国民党中任职。五四运动前后,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对克思主义产生一定的兴趣。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参加国民党西山会议派的活动,并通过诠释三民主义来歪曲孙中山的思想,构造了戴季陶主义理论,并成为蒋介石的重要谋士。陈立夫(1900—)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别名祖燕,浙江吴兴人。幼时习旧学。1917年入天津北洋大学,学习矿业工程科,毕业后赴美深造。1925年冬回国,先任中兴煤矿工程师,遂转入政界。1929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后一直担任国民党重要官职。1949年到台湾,随后到美国居住19年。1969年底返台定居。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期,他主要研究和阐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构造唯生论哲学思想体系。回台湾定居后,主要从事儒学研究,也从事中国文化的研究。蒋介石(1887—1975)原名周泰,又名中正。浙江奉化人。早年到日本留学,学习军事,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积极从事反袁活动。1922年陈炯明叛乱时,曾到永丰舰随侍孙中山,博得信任。1923年到苏联考察军事,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等重要职务。孙中山逝世后便撕下“左派”伪装,1926年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1927年在上海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公开背叛革命。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国民政府主席、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重要职务,1949年到台湾,1950年复任“总统”、国民党主席等职。就其哲学形态来说,戴季陶主张“民生论”,陈立夫倡导“唯生论”,蒋介石力主“力行哲学”。在某些具体的哲学观点上也有区别和差异。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自称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哲学思想,实质上仅仅是借鉴了孙中山哲学中的某些概念、名词;他们从自己的政治目的、政治需要出发,抛弃了孙中山哲学中进步的、革命的因素,发挥了其中消极的、错误的东西。他们共同代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根本利益。他们的人学思想,仅仅是其哲学思想的派生物。他们所提倡的“人的本质是仁心”的性善论,光大生命的理想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观,增情节欲的禁欲主义,为善去恶的修养观、诚为生命之原动力、四维八德的为人之道,唯“行”的人生哲学,等等,其实质是在三民主义招牌下贩卖的封建主义思想糟粕。其主要人学着作有《三民主义之哲学基础》、《唯生论》、《生之原理》、《中国之命运》等。

(1)民生是历史的中心 戴季陶接受了孙中山“民生”这个重要范畴,却给以歪曲的解释。他抽去了孙中山所赋予这个范畴的积极含义,发展了其中的消极含义。他说:“所谓民生,就是要生存。自己要生存,子孙也要生存。”又说:“生存是人类原始的目的,同时也是人类终极的目的。在生存的行进中,逢着一种障碍的时候,求生的冲动便明明显显地引导着人发出一种生存的欲望,”因此,“民生是历史的中心。”戴季陶用“生存的欲望”概括了“民生”范畴的全部内涵,把它变成了纯粹的精神概念。戴季陶又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他认为,由求生冲动发生的欲望中,最大的就是饮食、男女,一切人类的行为,都是由这两种欲望扩张出来的。如由食欲推衍出来经济的生活问题,由性欲推衍出血统战争,这是说阶级社会中存在的经济剥削和阶级斗争问题,都可以从“生存欲望”去解释。所以,人的生存欲望,尤其是食欲和性欲则诱发和支配人们一切行为的最终原因,人类的历史是求生的历史,生存欲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

(2)仁爱是人类的生性 仁爱说是民生说的理论基础。戴季陶认识到由于人类强弱贤愚的秉性和时代环境的差别,使人们生存的欲望也存在许多差异。而就欲望的性质来说,每一种欲望都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如何使众多不同的欲望和谐地共存于一个社会里?戴季陶制造了一个“仁爱基础说”。他认为,人类不是单独存在的,人们是以“共同生活”的组织为人类生存的手段,离开了人与人的关系,就没有人生。“仁爱是人类的生性”,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爱人利他的仁心”。而这种爱人利他的仁心,则可以克服“个体的”、“利己的动机”。戴季陶用这种理论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认为阶级的差别,并不是绝对能够消灭人类的仁爱性的。如果人们能够自知其先天固有的仁爱性,便可以抛弃阶级性,恢复国民性;抛弃兽性,恢复人性。主张“必须要以中国固有的仁爱思想的道德基础,把一切科学的文化,都建筑在这一种仁爱的道德基础上面,然后世界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

(3)人的本质是仁心 陈立夫从“唯生论”哲学出发,提出人性善的观点。他认为,“宇宙的本体即生元,生元以生为性、生生不已,化为万物。”生元是宇宙间有生无息大智万能的主宰。“宇宙进化至人,则宇宙的本体生元即似住于人心,于是人心中便有宇宙的生生不已之机的表露。……生元生生不已之机,表露于人,成人之性。”所谓人性就是要求“共生、共存、共进化。”陈立夫接受了先秦孟子关于“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观点,指出:“人性根本是好善恶恶的,人性根本是要趋向于善的,”人的本质便是仁心,乃是人所固有的。”他有时把“仁心”、“善性”称为良知,认为“人无不有良知,人无不知道当为善,善是好的,恶是坏的。就是我们所认为穷凶极恶的小人,也不能将其良知完全蒙蔽。”他站在这种立场上批评道:“世界上有一种最错误的说法,是说人的天性中并无同情心与仁爱心,同情心、仁爱心全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这种批评进一步证明陈立夫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先验道德论。

(4)光大生命的理想观 陈立夫认为,人生必须有理想。是否有理想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生理想目的,有大小、高低的区别;又有由低下而变为崇高,由狭小而变成广大之要求。人生中最高的理想目的,就构成一个人的人生观。人生观千差万别。但唯生论的人生观就是要探求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理想、人生目的”,探求一个“可以普遍适用的人生理想目的”来供人们使用。陈立夫批评了当时流行的各种人生理想目的论,如宗教说、超人说等。他认为普遍适用的人生之最高理想和目的,就是充分扩充仁心,光大生命。因为人是宇宙生命进化的顶点,宇宙进化出人之后,人便负担起创造宇宙未来生命之责任。这就要求人生不仅要维持其生命,而且还要光大其生命。他说:“人类不但能持续生命,而且能够不断地改进并发扬光大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就是如此。”“生命之光大者,即求其生命意义之无尽的丰富”。所谓光大生命就是“以他人之心为心而爱人、助人”。倘若我们爱十人、助十人,则我之生命光大十倍;爱百人、千人、万人,则我之生命光大了百、千、万倍。由此,“求人类之共生、共存、共进化即人生之最高目的”。“只有这种认定共生共存本身为善,中心欣然爱人,无所为而为的,才是我们所认为真正的有人生理想的人”。

(5)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陈立夫认为,要光大生命,使人类共生、共存、共进化,必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人生观,即个人为社会服务的人生观。他说:“合于人类共生共存共进化之原则的人生观,……是服务的人生观。”个人之所以要为社会服务,原因在于,在现实社会中,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必须处处以群体的眼光来看待个体,“个人根本便是一群人共同的产物”,“个体根本是出自群体”;个体依赖社会供给的物质而生存;个体的精神生活也离不开社会;个体只有通过社会才能表现自我;所以,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只有为社会服务,个体才有存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陈立夫又继承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某些观点,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理论上的阐述。他提出,老子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实则是宇宙“求均衡的自然规律”,反映在人世间,便产生“自然的报偿律”。你同情他人,他人也会同情你;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会尊重你;你给他人越多,他人给你也越多。正是所谓“人要为己,便必须先为他,只有能为他者,才能为己”。“你必须为社会,才能为你个人”。陈立夫还认为,个人本性中潜伏有为社会的要求。一个人要光大生命,便表现为“对社会有热情,为社会作事业”,“站在大公无私的立场为社会服务,献身人类社会”。基于这种理论,陈立夫激烈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陈立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人生观与那种赤裸裸的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是有区别的。但是,仔细研究便可发现,“我为人人”不过是手段,“人人为我”才是目的,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个人主义的樊篱。

(6)增情节欲的情欲论 “情”、“欲”关系实际上是传统的“理”、“欲”关系。陈立夫提出了一个情欲对立消长论,进而要求增情节欲,实现禁欲主义。在他看来,人性是由“情”和“欲”组成的。所谓欲,是指自身为了生存而要求物质精神的补充和刺激,它是“私”的。这与传统哲学中所说的“人欲”相同。所谓情,是指智能贡献于社会,光大生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它是“公”的。这与传统哲学中所说的“天理”相似。陈立夫认为,人的善恶,是由情与欲的消长比例所决定的。他说:“性的本身,无所谓善恶,其内容“欲”与“情”的比例,乃决定性的善恶。情过于欲则善,欲过于情则恶,情欲相等则无善恶。”就是说,情的比例大于欲的人,其生存能光大人类生命,使社会受益,因此是善人;欲的比例大于情的人,其生存阻碍人类光大生命,对社会有害,自然是恶人。情欲比例相等的人,其生存对人类生命和社会损益相当,便是无善无恶的庸人。所以,人们要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就要“增情节欲”,最终做到“人欲净尽,天理流行”。很显然,陈立夫的“增情节欲”说只不过是宋明理学“去人欲、存天理”在新条件下的翻版而已。

(7)为善去恶的修养论 为了达到“增情节欲”的目的,陈立夫提出了为善去恶的道德修养观。他说:“所谓道德之修养,用尽千言万语来说明,也不外为善去恶、修己善群。”善之本,在人之仁爱心;恶之本,在人之自私心。那么,如何做到为善去恶、修己善群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要尽力创造人类所需要的种种外物,使大家的生存欲望有满足的最大可能性。”陈立夫认为,要使人为善,首先便是使人的本能欲望相当满足。即所谓“仓廪实而知礼义,衣食足而知荣辱”。而要尽力创造人类所需要的种种外物,“就是要发达社会的生产”。这是为善去恶、修己善群的前提。二,节制人欲。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可以供给人享用的物质条件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努力统制各人自己的人欲,将它节制起来。”一方面,在使人处于不受声、色、货、利的诱惑之环境中,以便因过度纵欲而堕落;另一方面,尽量减少日常生活中的享受。三,要尽量扩充仁爱心、同情心。特别是要守“恕”之道。恕是推己之心以及人之心,即是孔子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还必须辅以智与勇。智是智慧和认识能力,人有智而后才能达仁;勇是扩充仁爱之心的勇气。仁、智、勇三者相互依赖,是人之三达德。人只有自觉进行道德修养,才能达到理想的人格。

(8)诚为生命之原动力 陈立夫和蒋介石都非常强调“诚”。在他们看来,诚是生元所发的纯一与继续不已的精神能力,也是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原动力。陈立夫认为,“人要诚,便必须由去恶、去自私自利、声、色、货、利之欲开始。”而人进行道德修养又是为实现诚,“至诚则尽性参天如神”,至诚是最高的道德境界,是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蒋介石把道德修养称为“致良知”,为了不使其落于空虚,便要下一番工夫,即“力行”。而“致良知”与“力行”,都必须建立在“诚”的基础上。他说:““所谓力行与致知,皆须出于至诚。不能有一点伪言妄行的卑劣行动,亦不能有一点取巧投机的侥幸心理。古人说:‘诚者成也’,又说‘不诚无物’。何谓诚?诚就是无伪无妄,精益求精的力行。”蒋介石也把诚作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以为“有了诚,就只知有公,不知有私。有了诚,就只是一心不乱的去行仁,不知有什么艰难和危险。”国民党集团所强调的“诚”,具有浓厚的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色彩。

(9)四维八德的道德论 国民党集团十分重视伦理建设,把伦理建设列为“五大建设”之一。在他们看来,“救国的道德不必外求,……培养国民救国道德,即是恢复我国固有的伦理而使之扩充光大。”所谓我国固有的伦理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三达德”:智、仁、勇;“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他们对这些封建时代的伦理条目给予了新的解释。陈立夫解释五伦说:君主虽然没有了,但还有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关系就是君臣关系;其准则是“上须对下以礼,下须对上以敬”。父子、兄弟关系仍然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关系的准则是“和顺”,朋友关系的准则是“信”。五伦之中父子、兄弟、夫妇代表吾人生命之三进向而表示一主体关系。父子关系表示生命间之纵的进向,夫妇关系表示生命间之横的进向,兄弟关系表示生命间平等及前后的另一进向。这三种进向如同空间三维,父子是高度,夫妇是宽度,兄弟是长度。人间有父子关系,则生命成线;有夫妇关系,则生命成面;有兄弟关系,而兄弟又各有夫妇,重复夫妇关系而扩展生命的面。这三种关系表现出一种伦理的立体关系,也是家庭内的人际立体关系。在家庭之外还有朋友、君臣两种关系,这是社会上人际立体关系。人就是在这种双重人际立体关系中扩充仁心,光大生命。蒋介石则强调,“四维八德以忠孝为根本”,而忠孝便是为国家尽全忠,为民族尽大孝,这是“现代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之新伦理的基础。”很显然,这套理论是为国民党的政治统治服务的。

(10)唯在力行的人生哲学 蒋介石说:“古今来宇宙之间,只有一个‘行’字才能创造一切,所以我们的哲学,确认‘知难行易’为唯一的人生哲学,简言之,唯认‘行’的哲学为唯一的人生哲学。”“行”决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是在一种革命精神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一种向上的、为他的活动。而这种向上的、为他的活动,便造成一种事业,完成一个人。这便是“革命的人生观”。蒋介石又把这种人生观概括为两句话:“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生命的意义创造宇宙才起义生命”。这两句话,“上一句是从空间上说明天下为公的意义,下一句话是从时间上阐明自强不息的真谛。”“这就是说:只有力行才能促进社会进化、人类进步;只有力行才能克服一切艰难,获得最后效果。”“行”的原动力是“诚”,其内容是智、仁、勇。智,就是“知仁”,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工夫。仁,就是“博爱”,在伦理方面推演出来,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在实行方面举其实质,就是以“天下为公”的三民主义。勇,就是“笃行”,就是勇于行仁,不惧一切。这就是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可见,蒋介石的“力行”人生哲学,主要来源于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而三民主义,仅仅是用以欺骗人民的招牌而已。

上一篇:科学与玄学论战 下一篇:李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