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恩格斯的人学思想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578页(8733字)

(1)人学思想及特征 恩格斯(1820—1895)——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和导师。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1838年中学未毕业,就被父亲送去商行当实习生。此后他一方面从事实际活动,一方面通过自学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获得丰富的实际知识和理论知识。他在曼彻斯特、巴黎、布鲁塞尔等地都生活和战斗过,最后在伦敦去世。恩格斯参与了欧洲工人阶级运动的实践,并为指导工人运动而写了大量的着作,主要有:《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944年)、《神圣家族》(1944年与马克思合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与马克思合着)、《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共产党宣言》(1848年与马克思合着)、《反杜林论》(1871年)、《自然辩证法》(1873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等。恩格斯的人学思想和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但根据恩格斯的理论活动和着作情况,一般则以他与马克思合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分两大阶段。早期着作中的人学思想,主要是指他从移居英国曼彻斯特之后,根据对英国经济状况、社会状况的分析,提出的对人、对社会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见解。他在《英国状况》的一组文章中提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在金钱统治下的完全异化”的社会历史阶段,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形式”。他提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地位问题,认为“人只须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恩格斯这一时期人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在这部着作中,他通过对英国工人阶级经济状况和社会状况的分析提出了人的个性、阶级性格和民族特性相互关系的理论,说明了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人性格、阶级性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阶级性格对民族性的决定作用及其民族性格对阶级性格形成的作用等。恩格斯还指出,工人阶级所处的非人地位必然会推动他为自身解放、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斗争。他认为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并批判了英国欧文派社会主义者自由、博爱观点。在这部着作中,恩格斯尝试用正在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的问题,批判性地改造了历史上片面、抽象的人性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崭新的人学理论。这种人学理论,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其由之脱胎而出的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性理论的影响,强调抽象的全人类的解放,它所依据的,一方面是历史发展事实,“另一方面是人类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86页)这种影响,在稍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得到了彻底的克服,以这本书为标志,恩格斯马克思最终形成和阐明了辩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在这个世界观的指导下,形成了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恩格斯除了在与马克思合着《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中阐明自己的人学理论外,他还在自己一些着名的哲学着作中进一步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他在《反杜林论》中,论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提出“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关于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的具体历史性思想,以及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等思想,在《自然辩证法》中,他着重阐明了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思想,科学地解决了从自然过渡到社会的重要理论问题。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性理论,论述了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思想,说明了现实的个人与社会历史创造之间的关系。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他详细地研究了家庭、婚姻的发展以及与此有关的妇女在各种不同社会形式中的不同地位,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婚姻、恋爱观点。恩格斯的这些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些问题上具体化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提出的有关人学思想。恩格斯的人学思想也有不同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注重从人类社会、群体和个人三者关系上来思索人的问题,比较关注对个人问题的探讨,而恩格斯更多地是思考群体和人类意义上的人;马克思多从人的个性和人的社会性的统一方面来考察人,而恩格斯则更多地从社会性方面来分析人的问题。这里,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具有的人学思想不作闸述(参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部分),只着重具体介绍一下恩格斯本人的一些人学思想。

(2)劳动创造了人 这是恩格斯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根本观点。他认为,人的形成,由一个从“类人猿”到“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劳动把人的前肢改造成为人的手。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一种高度发展的类人猿,由于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手在攀援时从事和脚不同的活动(即劳动),产生了手和脚的分工,脚担负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功能,手则成了劳动的器官。最初手制造了简单的工具,更多地从事其他活动,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并把这种获得的灵活性一代代地遗传下来。所以“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第二,劳动把类人猿的发音器官改造成为人的发音器官,创造了语言。随着手的发展,随着劳动而开始人对自然界的统治,一方面,扩大了人的视野,在自然对象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加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产生了互相交流的需要,进而产生了自己的器官,人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抑扬顿挫的不断增加而逐步得到改造,口部器官也学会了发出一个清晰的音节。从而创造了语言。第三,劳动把猿的大脑和感觉器官,改造成人的大脑和感觉器官,创造了人的心理感知及抽象思维能力,形成了人的思维意识。同时这又反过来促进劳动和语言的发展。在这种交互作用的前进发展中,最终出现了“完全形成的人”,自然界随之产生新的因素——社会。在他看来,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劳动是人和动物区别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劳动才把人从动物中提升起来,因此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8页)。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并论证了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思想,在唯物地解决人类起源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他只是从纯生物学角度说明人类的起源,没有从根本上说明猿怎样变成人。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观点,科学地解决了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

(3)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劳动 他指出,动物没有劳动,最多是采集,而人则从事劳动或生产,这是人和动物“唯一的然而是最基本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163页)。动物利用自身器官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是维持生存需要的的本能活动,因而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而人在劳动中,不仅利用自己的智力和器官,更主要的是,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能动地改造世界,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变自然力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创造符合自己需要的世界。因此,在恩格斯看来,人的劳动赋予了人以自觉的能动性。劳动,还使人具有不同于动物的高度发达的复杂的情感和抽象思维能力,因而使人不仅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够利用这种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对事物进行正确的评价并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向,能动地改造原有事物,设计和创造出自然界和社会中原来没有的新的事物,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认识的真理性,改造自己的思维能力,达到对人类自身的自我意识。劳动还促使群体成员之间产生互相帮助互相协作的关系;并且人的劳动只有在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人们在物质的关系基础上建立起精神的文化的等多种多样的社会联系。劳动使人成为“最社会化的动物”。因此,在恩格斯看来,劳动使人获得了不同于动物的自觉能动性、理性思维能力和社会性等人类特性,最初的一般劳动使人在同自然的关系上把人们从动物中提升起来,摆脱了自然力的控制,成为自由自主的人,而高度发达的自觉有计划的劳动,则从社会关系上把人从动物中提升起来,成为完全自由的人。因此,劳动成为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劳动能力成为人的本质。

(4)异化的主要形式即私有制 恩格斯认为,在私有制社会中,不是生产者支配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支配生产者,人们不仅不是社会结合的主人,反而变成了自己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隶。因此,他把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私有制当作异化的主要形式来研究。他在早期着作就提出了“异化的主要形式即私有制”的思想,指出:“只要异化的主要形式,即私有制仍然存在,利益就必然是私人的利益,利益的统治就必然表现为财产的统治。”在不同的私有制中,异化具有特殊的表现。在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下,人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人身依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已经不再是人的奴隶,而变成了物的奴隶”。他在自己的主要着作《反杜林论》中,对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指出“在目前的资产阶级社会中,人们就像受到某种异化力量的支配一样,受自己所创造的经济关系,受自己所生产的生产资料的支配。”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即产品起初奴役生产者而后又奴役占有者的占有方式”。他分析了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内在矛盾,指出它必然为那种以现代生产资料的本性为基础的产品占有方式所代替,人们将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结束社会关系中人的异化。恩格斯还考察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异化问题。他在早期着作研究宗教问题的时候,受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思想影响,认为宗教是剥夺人和大自然的全部内容,把它转给彼岸的神,人反而在宗教中丧失了自己的本质,失去了自己的人性。他后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观点,指出费尔巴哈所谓的“人”不是现实的人,而是抽象的人,必须把人当作现实的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他提出,只有在消灭了私有制,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人们成了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才能消灭异化,而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才能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当人们结束了他们的社会关系的异化时,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异己力量将会随之消失,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着消失。

(5)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和他本人关于人的学说的概括说明。“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7页)早在1845年,恩格斯和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就开始了这个超越并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从现实的人出发,来批判抽象的人性论,但在这部着作中,仍有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着作中,他们彻底清算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道主义,代之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后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着作中,又进一步阐明了这个科学理论。第一,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人是生活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对人性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从人所生活、活动于其中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出发。他在批判地分析18世纪理论家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时,指出:“这个人就是当时正在向资产者转变中的市民,而他的本性就是在当时的历史地规定的关系中从事工业和贸易。”他指出,费尔巴哈的伦理学虽然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费尔巴哈所讲的人,“不是生活在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了的世界里面”的人,而是抽象的人。因此,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仍然停留在唯心主义观点上。第二,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因此,“要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他指出,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要了解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现世——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了解引起人们行动的那些动机,必须探究那些隐藏在这些动机背后的动力,“并且是构成历史的真正最后的动力的动力”。不仅要探究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更应当探究那些“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民族、以及在整个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造成各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因,最根本的是各个阶级的经济利益,而这些阶级是从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中产生的。不同阶级的经济利益的对立导致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斗争的阶级表现,是阶级社会中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而阶级的经济的利益,制约着人们的政治、道德、宗教等观念。在恩格斯看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就是从人的物质生活过程出发,研究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怎样通过社会实践去改造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通过对现实的人及历史发展的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合乎逻辑地阐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6)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恩格斯认为,人是最社会化的动物。人最重要的历史活动,使人从动物界升到人类并构成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历史活动,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生产。而人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生产和从事其他活动。因此,人是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而人们自己所创造的每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其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的。因此,人的本质又具有历史性。没有永恒的抽象的人性。他用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思想,驳斥了那些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企图凌驾于任何时代、民族之上的各种唯心史观。恩格斯强调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观点同时也指出了人具有自然属性。在他看来,现实的人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即“人性”,而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相类似的属性,即“兽性”,是非本质的东西。他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上的差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40页)。

(7)人的发展 恩格斯认为,个人的发展总是只有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能实现。如果不是每个人得到发展,社会也不能得到发展。在生产自发发展起来的社会中,在私有制社会中,不是生产者支配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支配生产者,每一种新的生产杠杆都必然地转变为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新手段。因此,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的生产方式和分工的条件下,不仅被统治者,而且统治者的发展都是畸形的、受束缚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才是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因为他们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人类进步到这个发展阶段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从而可以按照社会计划利用这些生产资料,异化劳动得到克服,社会生产高度发展,物质财富高度丰富,生存斗争停止了,建立了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代替旧的生产方式和分工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一方面,人们自觉、自愿、自由、自主地从事劳动而没有任何推托;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体力和智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享乐。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第一次成为自己的社会关系的创造者,他们不仅可能参加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参加社会的理论和实际的公共事务,可以从事艺术和科学并领导国家事务。“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人们自身以及他们活动的一切方面,包括自然科学在内,都将突飞猛进,使以往的一切都大大地相形见绌。”

(8)人的平等 恩格斯认为,平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历史地和阶级地,并在每一种情况下具体地规定的关于不同社会阶级、集团和个人之间建立同等权力的社会关系的要求。因此,对历史上出现的平等观念,应当确定它的具体的科学的内容。他指出:“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而这种历史关系本身又是以长期有已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平等观念绝不是什么超阶级、超历史的永恒真理。他根据这一观点,考察和分析了历史上以三种不同形式出现的平等观念。第一,他指出,在原始平等观念中,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这最多只是原始公社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妇女、奴隶和外地人不在此列。第二,现代平等观念即资产阶级平等观念,是从原始平等观念关于人的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伸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从原始平等观念中引伸出现代平等观念,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它是十六、十七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内孕育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迅速发展的产物。从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转变中,自由工人与工厂主订立契约出卖他们的劳动力,从形式上看双方是自由和平等的。这种经济关系的发展要求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力,但封建政治制度却束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与落后的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和平等的口号,来动员广大群众起来反对封建主义。由于当时“人们是生活在那些相互平等地交往并且处在差不多相同的资产阶级发展阶段的独立国家所组成的体系中,所以这种要求就很自然地获得了普遍的、超出个别国家范围的性质,而自由和平等也很自然地被宣布为人权。”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平等观念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人权具有“特殊的资产阶级性质”,突出的事例是美国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45——146页)第三,平等观要求在无产阶级口中有双重意义,或者它是对极端的社会不平等的自发反应,或者它是从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反映中产生的,它从其中吸取了或多或少的、可以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成了发动工人起来反对资产阶级的鼓动手段。恩格斯指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在恩格斯看来,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只包含表面的法律上的平等,只包括废除封建制度所特有的阶级和等级特权。而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则不仅要在国家法律上实行,而且要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要求消灭私有制,要消灭一切阶级的差别。同时,这种平等观念和平均主义,和否认人的个性毫无共同点,相反,他强调只有在未来消灭了任何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才能得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9)人的自由 恩格斯从人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联上来界说人的自由。他指出:“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恩格斯肯定了黑格尔关于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观点,指出这是第一次正确地叙述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他继承发展了黑格尔的这个思想。但是,又与黑格尔不同,他决不把自由单纯或主要地规定为获得认识的问题,而是把自由规定为人对自然界规律性的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性支配自然的能力,他把人的自由和人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他指出,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本质方面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在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他还阐明了实现自由所需的社会历史条件。他指出,在阶级社会里,在国家等集体组织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他们之所以有个人自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一阶级的个人”因而不是真正的人的自由。只有在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消除、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被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的社会中,人们社会行动的规律,才能被人们“熟练地运用起来”,因而将服从他们的统治。在这种社会条件即共产主义社会中,“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力量,现在处于人们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方面和日益增长的速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恩格斯还闸明了社会自由和个人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摆脱剥削和压迫是每个个人获得解放的决定性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个人才能获得自身的自由。另一方面,实行个人自由,每个人自由、自主地参与社会和历史过程,又是联合起来的个人获得社会自由和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结合的主人,从而成为自然的主人、自身的主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他指出:“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