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89页(1570字)
【生卒】:1875—1926
【介绍】:
奥地利诗人。
原名勒内·卡尔·威廉·约瑟夫·马里亚·里尔克。1875年12月4日生于布拉格,父亲是铁路职员。曾入军官学校学习,后在林茨商学院、布拉格大学等学校学习哲学、艺术史和文学史。1893—1898年间,着有诗集《生活与诗歌》、《祭神》、《梦幻》、《耶稣降临节》等。1897年结识鲁·安德烈亚斯·萨洛美,和她两次去俄国旅行,会见列夫·托尔斯泰。这时期的作品有《图象集》、《祈祷书》。
1901年里尔克和女雕塑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结婚。1902年旅居巴黎。
1905年结识罗丹,一度任罗丹的秘书,这时期写了《新诗集》和《新诗续集》。
1912年,里尔克到亚得里亚海滨的杜伊诺,动手写作《杜伊诺哀歌》。
1919年迁居瑞士。1922年完成了《杜伊诺哀歌》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
1926年12月29日病逝。里尔克的诗歌艺术成就很高,他一生的创作实践,为诗歌开辟了一种展示音乐和雕塑之美,揭示人生哲理的方法。除诗歌外,里尔克还创作了小说和散文,还留下了大量的书信和几部传记文学作品,主要有散文诗集《旗手克里斯朵夫·里尔克的爱和死亡之歌》,以及长篇日记体小说《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随笔》。里尔克的作品大多充满孤独、感伤、焦虑的思想,在艺术方面作了不少的探索和创新,对于20世纪西方文艺界和知识界有重大的影响。里尔克的思想被称为“诗化哲学”,他处在欧洲世纪之交的动荡时代,对战争、革命、城市、人等都有着强烈的感受和思考。他的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歌颂爱和死,鞭挞现实,探索人生的意义。
他认为在爱和死那里能找到归宿,认为爱可以拯救人生,渴望有一个充满爱的人生和世界。
(1)论贫困 里尔克的生活观是独特的,他向往贵族和那些不平凡的人,鄙视市民,唾弃小市民的庸俗。
他认为小市民谨小慎微,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他说,他知道有法律和道德规范,人们习惯于多多少少地遵循它们,但他不愿做规规矩矩的国家公民,他是他自己的立法者和国王,在他之上别无他人,连上帝也没有。里尔克认为,生活的寂寞和烦恼可以用象僧侣一样的苦行来摆脱,他主张生活应该简朴,他喜欢清贫,认为这远远高于小市民的生活。他说,“贫困是发自内心的伟大光芒”。
(2)论人类文明 里尔克认为,人类文明发展出城市,城市却成为一个恶的聚集地,一个末日之城,恐怖、疾病、贫困和死亡充斥着它的每个角落。他说,人类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只是文明的弊端,在技术文明里,人的声音象征着恐怖,狗和鸡却成了人的慰藉;人与人之间已没有安全感。在城市里到处是离奇古怪的生活画面,人的世界阴森可怕,到处回荡着世纪末人类的痛苦呻吟。
(3)论知识 里尔克认为,人类文明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的状况,是因为人困惑。
困惑又是因为缺少知识。在里尔克眼里,知识不是一般文化史指的科技发明、智慧的增长等这些带来物欲的外在的知识。
他说,知识应该是关于爱、死和灵魂的内在的知识。他认为,人首先注重的是那些外在的知识,推进了科技的进步,把世界变成了钢铁的世界;然而对这些外在的肤浅的知识知道得越多,对内心和人的命运的知识就会失去得越多。随着无知的人充斥世界,物欲横流,互相残害,人类文明呈现悲惨的景象。
(4)爱和死 里尔克认为,要解除人的困惑,使人有知识,唯一的方法就是“爱和死”,是回归内心,扭转人们那种一心意欲盘剥世界和生活的脾性,使人的意向转入心灵空间的最为内在的不可见的东西上去。在里尔克看来,死不是普通的死,而是巨大的死。死是与爱血肉相连的。
他说,只有体味过死,才能懂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