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江西人民出版社《简明中国新文学辞典》第24页(851字)
【生卒】:1910—
【介绍】:
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有莪伽等。浙江金华人。1925年入金华省立第七中学。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即今浙江美术学院)绘画系。1929年春赴法国留学,受到西方现代派文艺影响。1932年5月返抵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作诗歌《大堰河——我的褓姆》,以其真挚的感情怀念曾哺育自己成长的农妇,并对于吃人的旧世界表达了诗人愤怒的诅咒。诗作语言朴实无华,格调清新,问世后引起诗坛的关注。后又陆续发表《芦笛》、《巴黎》、《马赛》等诗作。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由武汉到达山西、西安再折回武汉,1940年到达重庆。在这期间,他把自己长途跋涉的感受凝结成诗篇,写了《北方》、《向太阳》、《他死在第二次》《火把》等诗集。以其浓重的笔调,表现了北中国人民在日寇侵略下的悲惨境遇,以及广大的群众对于光明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1941年到达延安,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在与解放区广大群众接触后,他写作了《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吴满有》等,显示了写实主义倾向的加强。而他对于光明执着的追求,仍然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主题。抗战胜利后,先后任华北文艺工作团团长、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并赴农村参加河北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建国后,历任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委会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会理事等职。1957年后因错划右派搁笔,下放新疆等地劳动。1978年,他发表诗作《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又一次讴歌了光明。1979年被选为中国作协第三届理事会副主席。他是一位始终不渝的追求光明的诗人。他主张无拘无束地描写生活,采取自由体诗形式,韵律和谐、自然,在三、四十年代,为巩固和发展自由体新诗,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主要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火把》、《黎明的通知》、《宝石的红星》、《归来的歌》等。另有《诗论》一本,曾数次修改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