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31页(1299字)

克思着。《资本论》的第4卷,是《资本论》的历史批判或历史文献部分。

本书现有两个版本。一是考茨基整理编辑,于1905-1910年分三册出版的;一是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按照马克思手稿出版的。考茨基没有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的理论部分与历史批判部分相结合的一贯思想,按照恩格斯生前要求把这部手稿编成《资本论》第4卷的明确指示,把《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与《资本论》平行的着作单独出版,有损于马克思经济学着作的内在联系和科学结构。按照手稿编排的新版本共分3册24章,并附有大量附录。

第1册包括正文7章,附录13篇。本册从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詹姆斯·斯图亚特开始,重点研究重农学派和亚当·斯密的剩余价值理论,分析了重农学派代表人物魁奈的《经济表》,探讨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理论。附录部分分别记述了重农学派之前,从霍布斯、配第、洛克、诺思到贝克莱、休谟和马希等人的经济观点,指出了他们在劳动价值论、资本、利息、利润和地租方面的见解。

第2册包括正文11章和附录6篇,集中分析批判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在分析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以前,马克思首先批判了德国庸俗经济学家洛贝尔图斯所谓新的地租理论,研究了在李嘉图之前发现级差地租理论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詹姆斯·安德森的理论,为全面分析李嘉图经济理论作了准备。马克思指出,李嘉图在地租理论上是有贡献的。他的级差地租理论是同他的劳动价值理论相联系的。这一点使他的地租理论优于安德森。但是李嘉图不能正确阐明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因而他的级差地租理论是有缺陷的。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这是错误的。在批判李嘉图经济理论的同时,马克思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地租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理论等。

第3册包括正文6章及附录《收入及其源泉。庸俗政治经济学》。在本册中,马克思首先集中批判了英国土地所有者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理论,揭示了李嘉图体系的矛盾和导致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原因,指出李嘉图对经济学的伟大历史作用不能抹煞,但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的经济学说是不彻底的,存在庸俗的成份。其庸俗成份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者所发展。另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家莱文斯顿、霍吉斯金、布雷等人,则利用李嘉图的科学理论,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同资产阶级理论展开斗争。但是这些李嘉图派的社会主义者,不可能克服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资产阶级性质,不能解决李嘉图体系的矛盾。在本册最后三章,马克思评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庸俗化时期接近于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暂时性的三位经济学家(乔治·拉姆赛、理查·琼斯、舍尔比利埃)的经济学观点。在附录中,马克思详尽地考察了庸俗经济学在收入及其源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总结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批判了以蒲鲁东为代表的庸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