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09页(1171字)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字子舆,邹人。战国时代着名思想家,儒学主要代表人物。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孔伋),对孔子十分景仰,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历游齐、宋、滕、魏等国,宣传“仁政”主张,一度为齐宣王客卿。后因政见不被采纳,退而与学生们“序《》、《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孟子在学术上的重要贡献是提出“性善论”,深化并丰富了孔子开创的儒学。他认为,人心中先验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个“善端”,扩而充之便是“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公孙丑上》),因此人性本善。人只要进行自我意志反省,“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上》),便可以达到一种道德上尽善尽美、“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即使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天”与代表个体意志的“心”高度融合。他把这种境界描述为:“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同上)所以“性善论”实质上是对“忠恕之道”的发挥,为将心比心,以己推人的伦理道德方法提供了理论上的证明。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公孙丑上》),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系统的开创者。同时,“性善论”也是他“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公孙丑上》)他反对诸侯间的武力兼并战争,主张以“王道”统一天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滕文公上》)行仁政首先要“制民之产”,恢复井田,保护小农经济,省刑罚,薄赋税,使“黎民不饥不寒”,缓和阶级矛盾。他劝告统治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要重视人民,爱护人民,残暴剥削人民的君主是“独夫”、“民贼”,一定会被推翻,表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想。他反对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学派不要分工,退回原始社会去的政治主张,论证了社会分工的合理性。但又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为阶级剥削辩护。他反对杨朱学派“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尽心上》)的极端利己主义,也反对墨家“兼爱”的平等观念、提倡“爱有差等”,维护“尊尊”、“亲亲”的宗法等级制度。在伦理上,他教育人们通过“寡欲”、“存心”、“养气”的修养功夫,达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的圣贤境界。

从孟子的政治观点看,他代表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不过比较保守,当时并未得到诸侯的重视。但因其对儒学实质性的发展,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尊为“亚圣”,对中国文化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上一篇:墨翟 下一篇:《管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