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肇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25页(1079字)
【生卒】:384—414
【介绍】:
俗姓张,京兆长安人,东晋着名的佛教哲学家。少年家贫,代人抄书为生。遍读经史,尤好老庄,然而感到“犹未尽善”,出家为僧,是西域名僧鸠摩罗什门人下“四圣”之一。他深究龙树、提婆的大乘空宗之学,发挥“中观”宗旨,批判地总结了玄学及南方般若学各派理论,建立了中国化的般若空宗哲学体系,对提高中国哲学的思辨水平起了重要作用。着有《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均收入《肇论》一书。
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一个苦海,但现实世界中的苦难及其产生的根源都是虚幻的。人们应该通过佛教的指引洞照世界“空”的本质,追求现世之外真实的“佛国”,跳出“苦海”,进入“涅槃”觉悟境界。在僧肇以前,般若学各派都是借用玄学“无”的范畴解“空”,而且解释不一,故有“六家七宗”之争。他批评了六家中较有代表性的“心无”、“本无”、“即色”三家,指出“空”并不是“无”,而是“虚”。“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不真空论》)世界如同魔术师变出来的幻影,“非有非非有,非无非非无。”(同上)在有无之间,“不着两边,亦不舍两边”,是一种虚幻的、没有本质的存在。因其虚幻不真,故空。人应该“即万物之自虚”(同上),不迷恋虚幻不真的现实世界,追求虚幻世界之外真实永恒的“天国”。
在《物不迁论》中,他宣扬一种“即动而求静”的思想方法。即通过夸大事物运动过程中的阶段性、点裁性,否定连续性,从而在发展变化的事物中看到其不变的“本质”。在他的眼中,“旋岗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经天而不周。”他于普遍、绝对的运动中发现了相对静止状态是可取的,但把相对静止夸大为绝对运动的本质,恰恰是颠倒运动与静止关系的形而上学。他的目的是论证主宰运动着的现实世界的“彼岸世界”的永恒性,“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
《般若无知论》是教导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真谛”(本质、真相)。他认为“真相自无相”,不可感触,也不可思维,因此是正常人的理性(“惑智”)所达不到的。必须用“般若智慧”(“圣智”),即放弃一切认知活动的神秘“照观”。“圣人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以达到“和光尘劳,周旋五趣”,“齐天地为一旨,而不乖其实,镜群有以玄通,而物我俱一”(《维摩经注》)的境界。这种神秘主义的思想方法,只能将人们的思维引向信仰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