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27页(1065字)
【生卒】:600—664
【介绍】:
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镇(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佛教哲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出身于官僚家庭,自幼出家。青年时遍访国内名师,因感到佛教经典与理论中有许多歧义,于629年艰苦跋涉到印度,在那烂陀寺从大乘有宗传人戒贤学习。以精通印度各派佛教而着称,名震五竺。17年后,于645年返回长安,在慈恩寺建译场,译出佛经75部,1335卷,译文严谨准确,成为佛教史上三大翻译家之一(其它二人为鸠摩罗什、真谛)。他编译的《成唯识论》,是其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他与弟子窥基创立的法相唯识宗,是唐初重要佛教流派。
玄奘把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现象称为“法相”,而对“法相”进行分析的基础则是“万法唯识”的“八识”学说。他认为“识”共有八种,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为第一类,主要对“外境”起“了别”作用。第七识“末那识”是联结前六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桥梁。“阿赖耶识”具有发号施令,主宰一切的作用,因其存在才有其它各识的作用。这个神秘的“阿赖耶识”,不过是创造万物的神的别名而已。人各识的认识能力称为“见分”,而在各识中显现出来的大千世界并不是真实独立的客观存在,而是各识幻现出境界的样子,称为“相分。”人的认识活动不过是主观的“见分”对自己幻现出的“相分”的认识。外境只是“唯识所变”,“三界唯心,故显万法唯识。”他是通过对人们认识活动的分析,把客观世界歪曲成主观世界的映象,从而达到否定客观世界真实性的目的。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
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是为了把人们引向“真如”、“佛性”的宗教天国。玄奘忠实于大乘有宗的教义,认为对“真如”、“佛性”的觉悟需要一个累世修行的过程。在人的“阿赖耶识”中都有“种子”,故又称“种识”。“种子”又分“无漏种子”和“有漏种子”,后者必须经过累世“薰习”才能转化为前者,达到成佛境界。不难看出,“种子”不过是不死灵魂的代名词而已。追求人世之外的佛教天国又使他的思想具有客观唯心主义色彩。不过,他的“累世修行”学说是在印度种姓制度之上建立的宗教理论,不适合唐代中国国情。当时,门阀等级身份制度正在消亡,人身关系趋于平等,而他还在去天国之路上划分太多的阶段,并且断言,“一阐提”人,即善根断尽之人不能成佛。这样的理论无疑加大了天国与人世的距离,减少了宗教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和麻痹作用,故唯识宗在玄奘死后三传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