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伊曼努尔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90页(1155字)

【生卒】:1724—1804

【介绍】: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唯心论者。他出身于东普鲁士冠尼斯贝格(今苏联加里宁格勒)一个皮匠家庭。16岁进冠尼斯贝格大学,毕业后担任过几年家庭教师。1755年起开始在母校执教,直至1797年离开讲台。他一生在故乡从事教学和研究。他学识渊博,先后开设过自然科学、形而上学、自然神学、教育学等十几门课程。主要着作有:《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范围内的宗教》、《永久和平论》等。

康德的活动和思想一般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前期他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提出地球自转速度因潮汐摩擦而延缓的假说和天体起源的星云假说。这两个假说把发展的观点引进了天体研究。恩格斯说他后一个假说在形而上学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参见《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0页)。

批判时期康德主要从事于哲学研究。他的三个批判构成的批判哲学体系,探讨真善美的问题,阐述了他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他的认识论是物自体不可知论。康德说:“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也就是当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之内所产生的表象”(《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0页)。

《实践理性批判》讲伦理学,核心是人的自由问题。伦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遵循着自由的规律。“只有自由者才会有道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1页)。他说,人作为理性动物,能够摆脱人作为现象世界一员受因果法则制约的被动性,获得自由,这里关键在于是否以理性为依据。善良意志、善同样以理性为依据,因此人必须不考虑物质欲望、不考虑利害得失,去服从道德律,否则人就失去自由。不仅如此,人作为理性存在,“他的本性就证明他就是目的,不能只当做工具”(同上书第43页)。人的存在就是目的,是不能被其他目的所取代的。这是人的绝对价值,“最高的实践原则”。

康德的美学思想是形式主义的美学。他说,“人们能够一般地把美(不论它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称作审美诸观念的表现”(《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7页)。他认为国家不象被占有的土地那样是一种财产。理想政体是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的共和国,但康德又认为这只是应当实现而实际上不能实现的理想政治制度。(参见《纯粹理性批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