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雷,欧文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347页(1255字)

【生卒】:1867—1947

【介绍】:

美国经济学家、数学家、经济计量学的先驱者之一。长期在美国耶鲁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1898-1935年),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美国经济学会、美国统计学会和美国经济计量学会等3个重要学术团体的会长。着有28本书,其中有18本是关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着作,最着名的是:《价值和价格理论的数学研究》(1892年)、《资本和收入的性质》(1906年)、《货币的购买力》(1911年)、《指数的制定》(1922年)、《利息理论》(1930年)。他还写有大量学术论文。

费雪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在货币理论方面,即阐明利率如何决定和物价如何由货币数量来决定,其中尤以费雪方程式为当代货币主义者所推崇。

所谓费雪方程式就是货币数量说的数学形式。费雪用一个数学方程式把直接影响物价变化的各种因素归纳在一起,使货币数量说更为严谨地表达出来。后人把这个方程式称为费雪方程式,亦称为交换方程式,即:

MV=PT

在这个方程式中,M代表某一个时间的社会总货币流通量,V代表一个时期(如1年)的货币周转次数,MV代表一个时期内整个社会中人们购买商品、劳务的总货币支出;T是一个时期内出售商品、劳务的总出售数量,P代表平均价格,PT就是一个时期内的总出售值。很明显,在任何一个时期,有人买,就必须有人卖,买卖成交后买的总值必然等于卖的总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方程式不过是一个恒等式。

但是,费雪对交换方程式的各个变数赋予了特定的内容,并说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系,于是,交换方程式就从恒等式变为一种理论。

具体地说,费雪认为:V决定于一些“制度上的因素”,即公众的支付习惯、使用信用的范围的大小、交通和通讯的方便与否(这影响支付所需时间)等等。这些“制度上的因素”是比较稳定的,因而V是比较稳定的。T决定于自然资源和技术条件而不依赖于M。费雪说:“商品流通量几乎总是年复一年地增长,并且增长率通常都是相当稳定的。”

既然V比较稳定,T又相当稳定地增长,并且这二者各自由不同的因素决定而不依赖于M,那末,交换方程式中的M和P是怎样变化的呢?费雪认为,M和P存在着因果关系,即M决定P;人们手头上钱多了,就会多买东西,这就使物价上涨,反之,物价就下跌。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量变化的原因有三:政府政策,特别是战争时期的赤字财政;银行政策,包括银行立法和银行信用的伸缩;黄金生产的变化。

对物价为什么变化,有各家之言,费雪方程式只是代表一个学派的学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