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511页(1339字)

【生卒】:1873—1929

【介绍】:

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首领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康有为的学生。1895年和康有为一起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人称康、梁。1896年在上海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他的文章笔锋常带感情,颇受青年的欢迎。1897年他在湖南长沙时务学堂任教,积极鼓吹和推动变法运动。1898年入京,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政变后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写《新民说》,提出国民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问题。1905-1907年,他主编的《新民丛报》,和章太炎主编的《民报》展开了思想论战,他坚持改良,反对革命,遭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批评。辛亥革命后,组织进步党,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又组织研究系,与皖系军阀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五四”运动时期反对新文化运动,企图用东方文化(儒家思想)来拯救西方文明,并反对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后期在清华学院从事教学和着述,1929年在北京去世。着作编有《饮冰室合集》。梁大力宣传变的思想,认为在大地既通,万国蒸蒸的形势下,大势所趋,各国都日新月异,中国变亦变,不变亦变,非变不可了。如果不变,则要亡国。从挽救民族危机的爱国热情出发,要求皇帝赶紧变法。他批评了洋务派的变法是补苴罅漏,弥补蚁穴,只是小修小补,无济于事,要变就要变革政治制度。他论证群术治群,群是指资产阶级的群体,国群为议院,商群为公司,士群为学会。群治是与封建君主制独裁相对而言。反对君权,提倡民权,他认为中国积弱原因就在于君权太尊。既然要群治,他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有三世六别,一是多君为政之世,其中一是酋长之世;二是封建及世卿之世;二是一君为政之世,其中一是君主之世;二是君民共主之世,三是民为政之世,其中一是有总统之世;二是无总统之世。现在中国是君主制向君民共主制过渡。他一方面反对顽固守旧,保留君主制;另一方面他又主张渐进,只能进到君主立宪制,而反对革命,反对民主共和制。他认为要兴民权,首先要广民智。民智未开,则民无法实行民权。开民智,便是废科举,办学堂,从教育入手。兴民权,先是“兴绅权”。兴绅权,是办学会,使学会议政,逐渐懂得治理国家,又提出“开官智”,用课吏堂的方法,使官受到民权思想的教育。他还主张地方自治,如湖南省可以先试验起来,如西汉末年窦融据河西自立以佐汉室,郑成功据台湾而存明朝正朔四十年那样,如果湖南自立,中国不会亡于外强之手。他主张满汉不分,满汉同治,在长沙时务学堂课艺批语中还写下了激烈的批语,如:“屠城屠邑,皆后世民贼之所为,读《扬州十日记》,尤令人发指眦裂。”(苏舆《异翼教丛编卷》五)带有反满的色彩。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1901年到1903年,写文介绍了霍布斯、斯宾塞、卢梭、边沁、康德的学说,介绍民主思想,提倡破坏主义。但是,言论虽激烈,行动上仍未达到革命的实践。1905年后,配合清政府为预备立宪活动,乞求清政府实行立宪政治,反对革命。梁的思想特点是“流质多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政治思想愈来愈保守甚至反动。后期在学术研究方面则有较大的成就。

上一篇:吴虞 下一篇:陈天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