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677页(938字)

【生卒】:1131—1205

【介绍】:

南宋着名史学家。字机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历经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使纪事本末体史书跃居史坛,与编年体史书、纪传体史书成为我国古代三大史书体裁。十七岁到都城临安入太学,攻书九年。三十三岁“试礼部,词赋第一”,登进士第。先后为温州判官和兴化军教授。孝宗乾道七年(1171)为礼部试官,除太学录,轮对三疏:开言路以养忠孝之气,规恢复当图万全,士大夫多虚诞、侥荣利,切中时弊。佞臣张说是皇亲,孝宗欲其为枢密院事,许多大臣都以为不可,袁枢是强烈反对者之一。诤谏无效,异常气愤,乾道九年求“外补”出为严州(今浙江建德)教授。在严州过着“却怜广文官舍冷,只与文字相周旋”的恬静生活。由于他有“爱君忧国之心,愤世疾邪之志”,便把注意力转到我国历史治乱兴衰的问题上,以图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达到治国的目的。他自幼喜读光《资治通鉴》,“乃自出新意”,自为标题,改编为《通鉴纪事本末》,做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详见《通鉴纪事本末》条。由此受到宋孝宗赏识,迁升为大宗正簿,不久为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他对国家的治乱兴衰更为关心,希望宋孝宗政治清明,主持公正。当时宋金对峙,他提出积极而稳健的备战主张:“志复金仇,蓄威养锐,勿示其形”。孝宗淳熙九年(1182)被派巡视真、扬、庐、和四郡,针对“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的问题,向孝宗提出“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的主张。同时,针对“豪强之户,冒耕包占”的严重现象,提出积极建议,使“流民有可耕之地,而田莱不致多荒”,直到晚年罢官,都坚持这一思想主张。六十六岁为江陵知府时,曾设法使百姓避免水灾危害,受到拥戴。袁枢不仅治史态度严肃认真,为人也刚正不阿。他兼国史院编修官编写国史列传,章惇的后人曾以同乡的关系希望他能给以文饰,却遭到拒绝。他表示“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仍把章惇与蔡确等人列在《奸臣传》中。宁宗庆元二年(1196)韩侘胄当权,打击朱熹道学。由于袁枢与朱熹过往甚密,受到株连。此后,罢黜回家,闲居十载,转而好《易》,与朱熹、杨万里等论《易》,探讨《易》理,着有《易传解义》、《辨易》、《童子问》等书藏于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