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804页(1024字)
【生卒】:1248—1314
【介绍】:
南宋词人、词论家。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今属陕西),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出身世家,其曾祖张镃、文张枢均有词名。宋亡,浪游于江南一带。曾作《春水》词,时人以为绝唱,故有“张春水”之称。其词宗姜夔,重音律,尚典雅,以咏物着称。早年所作,多表现贵族公子的生活;宋亡后多寄托身世衰败之感和家国覆亡之痛,婉丽工巧,幽怨颓丧。《解连环·孤雁》、《高阳台·西湖春感》诸作,颇能代表其风格。
《词源》是我国最早的词话体的词学理论专着,也是张炎一生词学研究的成果与创作经验的总结。《词源》的上卷,是音乐论。详论五音十二律,律吕相生以及宫调管色诸事。江藩称其论五音均拍最为详赡(见《词源·跋》),《四库全书总目·山中自云词》提要也说:“其研究声律,尤得神解。”下卷是创作论。首有自序,末附杨守斋《作词五要》。所论包括音谱、拍眼、制曲、句法、字面、虚字、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离情、曲令、杂论等十五门。尽管所论多为词的形式问题,但却标志着我国词学理论发展的新水平,对当时和以后的词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张炎《词源》不满于宋末词风,于是抬出姜白石为典范,首创“清空”,反对质实晦涩。他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此清空质实之说。”(《词源》卷下《清空》)他尖锐地批判了风靡一时的吴文英的词,准确地指出了吴词堆砌、雕缋的弊病,是颇有勇气、颇见巨眼的。张炎的“清空说”,即词写作既不能“体认稍真”,又不能“模写差远”,要使“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词源·咏物》)这个清空决不意味着空洞无物,淡而寡味,而是有意、有情、有景而又有思想寄托的艺术佳构。这是张炎理想的作品。张炎的词学理论,在宋元之间堪称独秀,稍前的《乐府指迷》不如它高明,稍后的《词旨》只不过从中挹取一杯水。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宋末词风的牢笼,给词人以新空气,给词的发展打开一条出路。
当然,张炎的文学理论也是有不少缺点的,这主要表现在它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倾向上。他忽视了词在反映现实生活上的作用,因而对当时和后代词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