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斯特拉尔,加夫列拉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894页(984字)
【生卒】:1889—1957
【介绍】:
智利女诗人,拉丁美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原名卢西拉·戈多伊·阿尔卡亚加,生于智利北部埃尔基山谷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小学教师,在她三岁时就离家出走了。同母异父的姐姐埃梅丽娜也是小学教师,比她年长十三岁,是她童年时期的良师益友。米斯特拉尔的文学知识和艺术修养主要来自耳闻目睹、刻苦钻研和博览群书。被她称作“书中之书”的《圣经》可能是她最重要的启蒙课本。但丁、泰戈尔、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果戈里、普希金、契诃夫、罗曼·罗兰、马蒂、达里奥等人都是她的老师,至于法国诗人米斯特拉尔和意大利诗人卡夫列尔·邓南遮的姓名更合成了她的笔名。14岁时开始在山村小学作助理教师。1910年她转为正式教师,后来又从小学转到中学,担任过中学校长职务。1919年她参加了在智利首都举行的“花奖赛诗会”,以三首《死的十四行诗》荣获了鲜花、桂冠和金质奖章。1922年应墨西哥政府的邀请和智利政府的委托,赴“仙人掌之国”帮助实施教育改革。同年在纽约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绝望》。两年后,她完成了在墨西哥的使命,赴美国和欧洲旅行,在马德里发表了第二部诗集《柔情》。1925年2月,当她回国时,受到了整个社会的热烈欢迎。为了表示对她的敬意,智利政府让她以最优厚的条件退休,在阳光明媚的故乡过着安定的生活。然而米斯特拉尔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却是在国外度过的。除了旅游之外,她曾多次以外交官的身份到过欧美许多国家。1938年,为了帮助在内战中失去父母的西班牙儿童,她出版了第三部诗集《塔拉》,1954年又出版了最后一部诗集《葡萄压榨机》。此外,米斯特拉尔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绝望》是米斯特拉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诗集忠实地记录了爱情悲剧给她留下的精神创伤。后来的诗歌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有明显的变化,从个人的忧伤转向了深厚的母爱和人道主义的博爱,也有不少歌颂家乡、祖国和美洲大陆的壮丽风光的作品。米斯特拉尔的诗歌真挚感人,但许多作品都具有宗教的神秘色彩。倔强与天真、粗犷与温柔、痛苦与微笑、力量与仁慈、清晰与隐晦等相反相成的因素在她的精神世界中形成了对立的统一。她的语言也独辟蹊径,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美洲的特征。米斯特拉尔的诗歌对当代拉美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