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20页(1597字)

【生卒】:1912—1966

【介绍】:

新闻记者、报刊政论作者、新闻学研究工作者。原名邓子健、邓云特、邓拓洲,笔名左海、殷洲、南邨、于遂安、丁曼公、卜无忌、高密、鸥子、向阳生等,福建闽侯人。中共党员。青年时代受《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的启迪,向往革命。1929年到上海读大学。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先后担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委宣传部干事、部长和南市工委书记等职务。1932年冬被捕。1933年出狱,在上海出版的《新中华》半月刊上发表论文,对张东荪诋毁辩证法、攻击马克思主义的谬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1934年到河南大学就学,一面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一面致力于历史研究。在《新世纪》、《时代论坛》等刊物上发表历史论文,对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史分期等重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引起学术界的重视。1937年6月,他的第一部历史专着《中国救荒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邓拓投笔从戎,于同年11月到达五台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同年12月11日参与创办华北敌后最早的党报《抗敌报》(后改名《晋察冀日报》),开始了他的新闻工作生涯。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一直主持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的党报工作,先后担任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党报委员会书记、《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等职务。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他出生入死,一手拿枪,一手握笔,紧紧依靠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冒着枪林弹雨,坚持“马背办报”,亲自撰写了《晋察冀日报》的绝大多数社论和专论,并且在物质条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出铅印报纸,为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全国解放后,长期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1958年调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同时主编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1956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同年,又当选为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邓拓虽然长期担任新闻战线的领导工作,但他不做“新闻官”,永远是一名多产的编辑、记者。在《人民日报》工作期间,他亲自撰写或修改的社论、评论,不下百万字。其间经毛主席审阅的有46篇,经周总理审阅的有153篇,绝大部分都受到党中央的称赞。他还深入采访前线,撰写了《葡萄常》、《英雄的路》等着名的通讯和散文。1961年初,邓拓应《北京晚报》之约,以马南邨的笔名在晚报上开辟了《燕山夜话》杂文专栏。同年9月,又和吴晗、廖沫沙一起,在《前线》杂志开辟了《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他的杂文题材广阔,思想深刻,广征博引,议论风生,受到读者广泛的注意和欢迎。其中有些文章对当时流行的主观主义、弄虚作假、强迫命令、说大话、空话等“左倾”表现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充分显示了他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十年动乱之初,他遭到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时年54岁。1979年9月得到昭雪。

邓拓在从事新闻工作之余,还致力于经济、文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活动。解放初期曾应聘为北京大学经济系兼职教授,1955年又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的学术委员。在新闻学研究方面,他也作了杰出的贡献。他所写的《改进我们的通讯工作和报道方法》、《关于报纸的社论》、《新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新闻工作》等有关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研究的文章,用辩证唯物论的基本思想研究新闻学的规律,强调无产阶级报纸的党性原则,强调党的报刊要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体现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他的这些文章绝大部分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辑出版的《中国报刊工作文集》,受到新闻学界的高度重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