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64页(2132字)
【生卒】:前551—前479
【介绍】:
春秋时哲学家、教育家。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年少时家“贫且贱”,年轻时曾作过畜牧管理人员等。由于在政治、经济上都没有地位,孔丘没能到当时的官学中去读书。他“学无常师”,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通过自己不断的刻苦努力,很快就成为鲁国的名人,人们仰慕他多才多艺,德行高尚。当他三十岁的时候,不少人向他求学问道,他便开始从事教育活动,创设了儒家私学。相传他当时有弟子三千多人,其中七十二位高足在社会上颇有声望。孔丘一生专心于教育工作,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被后世尊为圣人,称作孔子。
孔丘生活的年代,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他站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立场上,周游宋、卫、陈、蔡、齐、楚诸国,宣扬“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企图维护已被打乱的、以君臣父子为纲常的贵族等级秩序,提出了“德治”、“施仁政”和“正名”的主张,结果是枉费心机,到处碰壁。晚年,孔丘将全部精力致力于教育,想通过对人才的培养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政治主张。这一时期,他还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改,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在政治思想上,孔丘大力提倡“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思想作为补充。在他看来,要想改变现实社会,达到“仁政”的境界,首先要执行“礼”的规范。因此,他把“礼”的教育摆在首位。他用“人能弘道”的积极精神,鼓励和要求统治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治理国家,少谈神鬼之事。当时,天命神鬼在思想界颇有市场,孔丘能自觉地“不语怪、力、乱、神”,注重现实社会,是尤其可贵的。孔丘的哲学思想与其政治思想有密切的联系,他为人比较务实,所谈哲学问题不多,且多偏重于人伦道德学说。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论语》一书有许多十分精辟的论述。
在教育实践上,孔丘开设私学,打破了长期以来“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并打出了“有教无类”的旗号。在他的学生中,不仅有王公贵族的子弟,也有平民的后代,甚至还有奴隶的儿子。在相当的程度上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对于当时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虽然孔丘曾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为教育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他又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承认有先天的智愚之分,在一定程度上又否定了教育的作用,表现出他思想中存在的矛盾。
在谈到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时,孔丘认为培养具有“修己”、“安人”之道的士或君子,就是教育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育的内容应该分为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两个部分。他所从事的“文、行、忠、信”四教,其中后三者都是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他所用的具体教材,是他经自己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后世所称的“六经”,包括了历史、文学、典章文物、语言文字、自然常识、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
在教育理论上,孔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所提出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概念和思想,为日后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内容可以归纳为:学与思的结合;虚心、笃实和好学的学习态度;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材施教和温故知新等。孔丘提出的这些教育教学原则,都是以他数十年的教学实践为基础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揭示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多种矛盾。
在道德修养方面,孔丘也有自己系统的思想和主张。他的思想体系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绳。他把统治者所需要的道德,说成是一切人都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说到进行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孔丘认为首先是“立志”和“力行”;其次是自省和自我克制;第三是“改过迁善”;最后是“乐道安仁”。如果按照这一途径走下去,才算得上是理想社会的“仁人”和“君子”,具备了“杀身成仁”的卫道精神。
对于教师,孔丘特别提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问题。他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不仅自己在教学中能做到“诲人不倦”,而且还教导学生子贡说:“教不倦,仁也。”表现了他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和高度的负责精神。尤其可贵的是,当他看到青年一代的发展,认为“后生可畏”时,并不是去压制他们,而是积极地教导他们,鼓励他们在对真理的追求过程中“当仁不让于师”。他自己不仅注意不断深入地学习,温故知新,在晚年还一遍又一遍地研读《易经》,以至“韦编三绝”,而且还注意向身边所有的人学习。他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教育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文人学者。
总之,孔丘不愧是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是全世界着名的文化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