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83页(988字)

【生卒】:1139—1193

【介绍】:

南宋教育家。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因曾结庐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西南),故后世尊称其为“象山先生”。与其兄陆九韶、陆九龄合称“三陆子”。由于家庭的影响和父兄的熏陶,陆九渊从小勤学好问。13岁时已能领悟“宇宙”的含义。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考中进士后,曾在地方上作官,并在国子监任职。但其主要经历是在家乡办学。当时江南各地慕名前来求学的人很多,经常参加听讲的有二、三百人。学生遍布全国,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在思想理论上,陆九渊提出了“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唯一的实在,“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他认为“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西南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他企图说明封建的伦常道德是人生固有、永不变化的。

在教育思想上,陆九渊首先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人做个“天理纯全,仁、义、礼、智”俱备的人。而要成为这样的人,首先要“辨志”,即要分清“义”与“利”。如果能为“义”而奋斗,不为物欲所引诱,就可以达到“得本心”的境地。只要能悟得本心,不必去多读书,“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在教学方法上,陆九渊认为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在批判理学空虚的同时,他指出:“为学有讲明,有践履。”他的教学过程与朱熹提倡的先博后约相反,是由约而博,即“先发明本心而后博览。”在讲课过程中,陆九渊很注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进行教学。每次讲学时,他都要先集中学生的精力,用儒家的经典和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来启发学生的思想,并注意演讲的技法。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他不定学规、不拘定式,是用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教育。

陆九渊一生不主张着述,有人劝他时,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而始终没有专门的着作。他的思想和主张主要见于后世学者汇集的《象山先生全集》。其学说经明代王阳明的发扬光大,在思想界、学术界影响很大,世称“陆王学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