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50页(620字)

也叫“爨文”、“爨字”、“罗罗文”、“倮文”、“韪书”。俗称“老彝文”。中国彝族使用的文字。约创始于唐代而盛于元明。属音节文字。字汇主要由祖传的固有字、借用汉字和以汉字为模式的仿制字组成。常用基本字的笔画有二十种。四川和贵州彝字,包括基本字及其重文别体,约各有八九千字。云南彝字字数较少。造字法原则之一是以部首为主导,以其他笔画或造型部件为陪衬,有时附加装饰性符号,借以区别同部的字。造字法原则之二是以某一部首或笔画为出发点进行结构变化或笔画变化。形体有地域性差异。四川凉山的近似篆书,云南的在篆、隶之间。书写时,四川凉山多作长方直立形,云贵多作长方横卧形。其行款,四川凉山一般横列左行,云贵一般直列右行。彝文文献很丰富,内容包括历史、哲学、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宗教、文艺等方面。重要的史书有《西南夷志》等。有木刻本和石印本,手抄本尤多。彝文在建国前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使用不广。1975年,四川凉山经过调查研究,制订出《彝文规范方案》,确定以北部方言圣乍话为基础方言,以喜德语音为标准音。原有一千一百零二个音节,整理后精选了八百一十九个规范字。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推行。规范方案中,在老彝文字形、读音、书写、使用和新词术语等方面,都确立了明确、固定、统一的标准。此后,用规范彝文出版了报纸、杂志和许多读物,并广泛应用于行政、教育等方面。中国及英、美、法、日本等国学者对彝文皆有研究。

上一篇:西夏文 下一篇: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