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读
书籍:中国语言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72页(348字)
也叫“句逗”。中国古代用来点断文章和分析古汉语的一种手段。句读有的着眼于音节的停顿,不是以语意的完整与否为准,如点逗诗词或韵文;有的着眼于语言的结构,以语意的完整与否为准,如凡要读古书必先句读。句读的概念是在上古时代逐渐形成的。春秋战国时,“句”也叫“宫”、“曲”,“读”也叫“投”、“度”、“逗”。“句”与“读”基本上没有区别。“句读”连读始见于汉代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甚可闵笑者,不可胜记也。”连读之意同单称“句”或“读”相似。唐代以后,“句”与“读”有了明确区分。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书面上用圈(句号)和点(读号)来标记。汉代以后,研究句读逐渐形成一门专门学问。参见“圈点”。
上一篇:标点符号位置
下一篇: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