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无舌上音说
书籍:中国语言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102页(437字)
也叫“古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说”。清代钱大昕所创关于上古声母的学说。钱氏《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认为上古汉语中只有舌头音,没有舌上音。除了列举少量谐声字外,主要依据是:(1)异文。如《尚书·禹贡》“大野既猪”,《史记》引作“既都”,“猪”为舌上音,“都”为舌头音。(2)古读。如《周礼》“太卜掌三梦之法,三日咸陟”。注:“陟之言得也,读如王德翟人之德。”“陟”为舌上音,“德”为舌头音。(3)声训。如《说文解字》“田,陈也”,“田”为舌头音,“陈”为舌上音。(4)古反切。主要指六朝以后的类隔切。如《经典释文》“姪,大结反”,“姪”为舌上音,“大”为舌头音。《广韵》“贮丁吕切”,“贮”为舌上音,“丁”为舌头音。但这些材料只能证明舌头、舌上音不分。不能确指上古舌音的准确音值。现代学者又补充了方言和对音材料,证明了“古无舌上音”。如“陈”,福州方言念[tiη],厦门方言念[tin]今日语中汉字“郑”念te,即为舌头音[t-]。
上一篇:古无轻唇音说
下一篇: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