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621页(700字)

也叫“功能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主要流派之一。活动中心是布拉格语言学会。主要刊物是《布拉格语言学会学报》。创始人是布拉格理查大学教授V·泰休斯。主要成员有捷克学者B·哈弗拉内克、B·特伦卡、J·瓦赫克、V·斯卡利奇卡、J·穆卡若夫斯基、A·V·伊萨钦科,还有当时侨居国外的俄国语言学家H·C·特鲁别茨科伊、R·雅柯布逊和S·O·卡尔采夫斯基。这个学派的鼎盛时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在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和F·de·索绪尔的影响下形成的。他们同*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观点有同有异。相同之处是反对德国*青年语法学派的历史主义及分割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应对其结构进行共时研究。不同之处是他们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因此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布拉格学派主要研究已有悠久文化的欧洲语言。从功能观点出发广泛探讨标准语、语言修养、修辞学、文艺学、学、美学等问题。他们重视语义标准,主张采用对立论,而不接受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分布论和直接成分分析法。布拉格学派的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系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对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实际切分理论已得到公认和发展,为话语语言学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分析比较法对类型语言学和语言普遍现象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他们的定量分析法又为数理语言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布拉格学派的薄弱环节是语法学,未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结构语法学体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