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632页(777字)

①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科学。它同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教育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模糊数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联系各种社会因素研究使用中的活的语言,提供了一个系统之内有变异,各种变异又分别构成系统的语言模式。系统和变异的结合是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对象还不十分确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宏观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语言和民族、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规范化等,有人认为还包括语言和文化;另一类是*微观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根据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的不同,社会语言学内部还可以分为*理论社会语言学和*实用社会语言学,共时社会语言学和历时社会语言学两对互为补充的分支学科。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结构、历史条件和学术传统的差异,各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中国是一个民族语言众多、方言分歧的国家,确定现代汉语规范化标准,推广普通话和制定正确的民族语言政策等一直是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拓宽,其范围涉及社会语言学基础理论、语言变异、双语和双方言现象、言语交际、语言与文化等各个方面。②语言学书。陈原着。十六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社会语言学的基本问题,接着从信息论的角度扼要说明了语言作为信息载体在社会交际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还考察了语言与思维的有关问题。在第十章、第十一章,作者分别论述了“从社会生活观察语言变化”和“从语言变化探索社会生活的图景”两大题目,为该书的重点和主题。此后还谈到了模糊语言,委婉语词,语言感情和语言接触等有关问题。书后附有“文献举要”。全书涉及范围广,材料丰富,是中国第一本社会语言学专着。学林出版社1983年8月出版。

上一篇:基础语 下一篇: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