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汉不降曹
书籍:三国演义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222页(531字)
《三国演义》情节之一。叙曹操杀害董承等人后,东征徐州,刘备、张飞战败,各自逃走;操复袭破下邳,关羽孤军被困于一座土山。操欲收关羽,遣张辽上土山说降羽。羽初不欲降,宁愿战死。辽谓羽若战死,则有“三罪”:其一,当初关羽与刘备结义,誓同生死;今刘备方败,羽即战死,有负桃园之盟。其二,刘备将家眷托付与羽,羽若战死,将使二嫂无所依赖。其三,不能再为汉室尽忠效力。若降曹操,则有“三便”:“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羽乃提出三个条件:其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其二,“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其三,“但知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曹操一一答应,羽遂降。(25回) 按:此事与史实差距甚大。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关羽传》所记与此一致。而《魏书·武帝纪》则明言:“(刘)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演义》为维护关羽“忠义”、“无敌”的形象,解决“反曹”与“降曹”的矛盾,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虚构了“降汉不降曹”的情节,把关羽降曹写成有条件的暂时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