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三国演义大辞典

关于《三国演义》的虚实关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747页(1862字)

三国演义》研究课题之一。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对《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的评价,而且关系到如何认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这一命题,如何掌握历史小说创作的基本原则等重大问题,因而一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新时期以来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何满子认为:“前人的讲史小说,如果离事实太远,专靠虚构情节敷衍,就越出了历史小说的范围,流为别体,如《封神演义》变成了神魔小说,《平妖传》也庶几近焉。太缺乏想像,全仗连缀书史成文,就缺乏艺术感,《东周列国志》之类终不能像《三国演义》那样风行;其他如两汉演义、两晋演义之类,则更自郐以下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则是“基本符合史实而以虚构情节缘饰的”,其“虚构已具有艺术的真实”。因此,它“在历史小说中,不失为成功的大书。”(《历史小说在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摆动》,载1984年3月20日《光明日报》)2.傅隆基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不是如章学诚所说‘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也不是如何满子同志所说‘基本符合史实’,而是基本不符合史实的主要是虚构出来的作品”。《演义》中“固然有不少历史上的真实材料,但是经过了作家的艺术构思(即虚构),这些材料已经不是史实,而是成为了艺术的真实。”“《三国志通俗演义》之所以成功,主要在于它遵循了作为历史小说所应遵循的虚构的艺术规律。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思想倾向性,都已‘离事实太远’,不能再看作是信史或历史的事实。”总之,它“只能是作家罗贯中想象和虚构的产品。”(《〈三国志通俗演义〉“基本符合史实”吗?》,载1984年4月17日《光明日报》)3.曲沐不同意傅隆基的观点,认为:“《三国志演义》和其他小说不同,是历史演义,即演《三国志》之义,受历史事实的规范势在必然。……承认它和史传的关系密切,目的在于说明其主干建筑是基于事实,虚构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基本史实的制约。”“从小说本身看,较为重要的人物和主要历史事件都是属实的。”从中“无论如何也得不出《三国志演义》‘主要是虚构出来的作品’的结论。”因此,“要说《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我认为并不在于全是‘虚构的产物’,而恰恰在于它是正确处理了事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人们称之为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其实,确切地说就是艺术的再现。”(《〈三国志演义〉“虚”“实”之我见》,载1984年6月15日《光明日报》)4.刘绍智认为:“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这个命题是不正确的。“把《三国演义》中的事件、人物和历史等同起来,并对它们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或者只认为《三国演义》是三国简略史料的细节补充和形象化的加工,都不能正确地解释它的主题、典型等,都得不出令人满意的结论。”“作家选择历史题材是由广大读者审美心理的需要,作家处理历史题材也要符合时代的审美心理的需要。写历史题材的作家,他的想象(虚构)与其说是受基本史实的制约,不如说是要受时代审美心理需要的制约。”(《〈三国演义〉的反历史主义》,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5.笃认为:《三国演义》不是“七实三虚”,而是具有更多的“虚”的成分。《演义》的主流是浪漫主义而非现实主义,“不宜机械地搬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这条原则来评价它。因为这条原则主要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提出来的,因而用来评价主流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是恰当的;而主流是浪漫主义的作品,往往不容易做到历史的真实。”加之《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比较复杂,而小说创作又尚处在类型化阶段,“因而客观上也很难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三国演义〉并非“七实三虚”》,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6.沈伯俊认为:对于汉末三国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罗贯中“都大致按照史实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趋势,作了不同程度的叙述与描写。这一历史时期的一系列重要人物,罗贯中在把握其性格基调时,都力求实现艺术形象与其历史原型本质上的一致。这样,就使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然而,在具体编织情节、塑造人物时,罗贯中却主要继承了民间通俗文艺的传统,大胆发挥浪漫主义想象,大量进行艺术虚构,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浓重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这种粗看好像与历史‘相似’,细看则处处有艺术虚构、时时与史实相出入的情况,在整部作品中比比皆是。这种虚实结合、亦实亦虚的创作方法,乃是《三国演义》的基本创作方法。”(《〈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载其所着《罗贯中和〈三国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