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清徐罗某某绝非《三国》作者罗贯中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807页(807字)
学术论文。陈辽作。载《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1期。文章针对有的学者对山西清徐《罗氏家谱》解读中发生的失误,指出:(一)不能将《罗氏家谱》中的“先祖”、“远代祖宗”和《家谱》中的“第一代”、“始祖”混为一谈。某一姓氏的“先祖”、“远代祖宗”和某一姓氏家谱中的“始祖”、“第一代”不是一回事。山西及清徐的某些学者没有认真阅读《罗氏家谱》,把“先祖”与家谱中的“第一代”划上等号。他们没有计算一下,自五代后唐时(923-936)至梗阳罗氏第十四代罗鳌写《梗阳罗氏家谱序》时(1678),已经经历了七百五十年左右,罗氏的每一代怎么可能平均相差五十四年呢?假如“第一代”罗仲祥于五代后唐时来青州任仆射,他的第六代即生下了后来写《三国志传》的罗贯中,那么,罗贯中的出生时间应在1086年左右,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二)梗阳罗氏第六代罗锦“出外”的“次子”绝非罗贯中。第一个纂修《罗氏家谱》的罗礼,是家谱上的第八代,他与第六代罗锦“出外”的“次子”,是侄子与亲叔叔的关系。罗礼修谱时何以将他的亲叔叔除名,原因不得而知,但这位亲叔叔绝对没有写过《三国》和《水浒》,却是可以肯定的。罗礼纂修《罗氏家谱》是在1567年,约四十岁左右;他的“出外”的二叔罗才某假如比他大25岁至27岁,应出生于1500年左右,即明弘治十三年左右。众所周知,庸愚子(蒋大器)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写序的时间为弘治甲寅,即1494年。那时这位罗才某尚未出生,他怎么能创作《三国演义》呢?(三)罗锦的次子并非“才本”,更不是罗贯中。持罗锦次子即罗贯中其人的论者,还给这位“次子”编造了一个名字叫“才本”。因为他是“才”字辈,而罗贯中的大名为“本”,两下一凑,就成了“罗才本”。这更是无稽之谈。(四)所谓罗贯中即《水浒传》中的许贯中,罗贯中晚年隐居于今鹤壁市许家沟写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全属子虚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