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探考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810页(1136字)
学术论文。王长友作。载《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巴蜀书社1992年4月第1版)。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是一个重要的明代版本,但只有正文而无任何附件。本文从五方面对该版本作了详细考证。一、底本。该本是以李卓吾评本为底本的,很像是批评者直接在李卓吾评本(可能是天德堂本)上增删批语而成,而李批本正文又是来自周曰校本。因为这三种版本的正文差不多全同,甚至连一些漏刻、错行,都存在着递同关系,钟批本保存了许多李批本的批语,而增写的批语有不少又是针对李批而作的。二、补叶。此本是否初刻,难作结论,但肯定不是初印,因为书中有数处补刻。1.第37-38叶间有一片修补;2.第二十四回末叶文字、行款特别,无总评,叶码紧接前叶,说明不是配补,而是补刻,所依据的版本今已不存,值得重视(详见作者《钟批〈三国志〉补叶探考[二]——〈刘玄德匹马奔冀州〉》,载《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3期);3.自第六十五回下半回的下半段至第六十六回上半回的上半段共四叶,文字、行款异常,经比勘,发现这处补刻前部分所据版本今已不存,后部分有时与李批本接近,有时与雄飞馆本接近,这是原版损坏,补刻者保留了原版残留的与李批本接近的文字,因手头无钟批本和李批本原书,遂据雄飞馆本补刻了缺损的文字,这说明补刻是在雄飞馆本刊刻之后(详见作者《钟批〈三国志〉补叶探考》,《明清小说研究增刊·孙吴与三国文化》,1993年10月)。三、刊刻。书中有数叶版心下部有“积庆堂藏板”五字,且行款、字体与全书常情无别,可知为积庆堂原刻。补刻者即重印《钟伯敬先生批评水浒传》的四知馆,此二书板式全同,补刻酷似。二书都是积庆堂原刻,四知馆补刻、重印。四、批点。书中题“景陵钟惺伯敬父批评,长洲陈仁锡明卿父较阅”。此类题署,多为伪托,但仍需审慎探考。陈仁锡四次闲居,尤其是天启六年削籍为民,颇有可能较阅《三国志演义》,雄飞馆本插图《辕门射戟》的题辞也署名陈仁锡;《四库全书总目》着录题陈仁锡编《史品赤函》所写关云长遇害情节与钟批本一致,江南士大夫喜染指小说,陈仁锡也可能借钟批本褒忠斥奸。陈为名儒,钟批本刊刻时尚健在,必不肯与假托的钟惺并列署名。钟批文字犀利,每直斥李批“胡说”,俨然大家声气,且钟惺并不鄙薄小说,他看到李批本,随手批改,展转流入喜欢校书、刻书而又削籍家居、满腹块垒的陈仁锡之手,从而为之一校,也不无可能,且雄飞馆本插图《当阳救主》的题辞署名“景陵钟惺”,思想与钟批一致。在伪托说被证实之前,我们不妨且信书上题署。五、插图。本书原有插图。钟批《水浒传》插图与雄飞馆本相同,钟批《三国志》插图也当与雄飞馆本相同,很可能取自初刻《英雄谱》,约6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