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三国演义大辞典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范型及其文化意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832页(596字)

学术论文。陈洪、宇辉作。载《南开学报》1998年第2期。文章指出:作为一个艺术形象,诸葛亮的特色不仅在于才略奇绝,还在于其典型的“帝王师”角色。所谓“帝王师”,指的是士人的一种双重身份:既是君主的臣下,又是君主的导师——当然,更强调的是后一方面。《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时,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笔墨,使其具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1.书生出身而具有将略;2.与君主关系甚洽;3.事实上指挥、控制着一切。而当我们把眼光放远,便会发现,《三国演义》之后,中国小说史上陆续出现了一批类似的人物形象,如《水浒》之吴用、《女仙外史》之吕师贞、《野叟曝言》之文素臣、《说唐》之徐茂公等,甚至《封神演义》之姜子牙,都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这些特点。其中,吴用、文素臣的基本特点尤近于诸葛亮。因此,有理由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具有某种“范型”的意义。这种“帝王师”的观念,肇端于孟子。到了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多处论及“帝王师”。由于《史记》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使“帝王师”的思想得到了传承不已的活力。然而,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随着封建君权日重,这种理想却越来越远离实际,越来越像一个美丽的梦。后世儒生只能将这一梦想寄托于文学作品之中。《三国演义》即为最典型的作品,由此而形成了以“帝王师”为主要特点的“诸葛范型”,在中国小说史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分享到: